將事情分為可控和不可控。
可控的,那便努力做好,到達預期的目標。
不可控的,那便放寬心態,丟棄焦慮與緊張,達到淡定的狀態。
這樣便會處于無敵的狀態。
不因外界的破壞而郁郁寡歡,要明白這是不可控的;但這并不是讓你消極懈怠,凡是都將其判為不可控,那便可以懶惰至死,為一事無成而找到充分的理由。
二分法,可控和不可控,道理都懂,但最難的還是分的標準。
過于自信便會將原本客觀來講對己為不可控的事納為可控,這往往會造成更大的信心挫傷,因為天道無情,運氣從來都是奢侈品,縱使能逃過一次,自欺欺人,但終歸免不了被打擊的結局,面對不可控的事假裝可以,那只能說是自虐。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但過于保守,看低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種糟糕的表現,因為這樣的進步會非常緩慢。進步往往出現在突破瓶頸之際。而且時間久了,會把自信心給磨掉。
方法論給了你,重要的是檢驗出自己的標準。這得不斷地試驗總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