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人生經歷都伴著我們的生命在進行著,一旦生命結束,你的人生便結束了。在這個有限的人生里,在這個生命主導著的人生中,我的故事無關生與死,只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組織的故事,迄今二十幾年的生活小事,我的故事。
1、內向的人總會被他人忽視,我就是這么在被忽視中長大的。
從小到大,只要人一多,我就不愿說話,漸漸的,話越來越少;我也不愿展現自己,躲在一個人的角落,沒有發光,所以也不會被人察覺。這么多年過去了,自認為已經習慣了,可是,每當在一個團隊,默默地做著事情,卻沒有人注意到,假若我離開這個團隊,也沒有人注意,可有可無的處境,其實,我并不能習慣!
中小學,人生軌跡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在其中,我的代名詞就是好學生。好學生,不代表我就是特別出眾的班干部,也并不是我有引以為傲的特長可以炫耀,我的資本只是擁有著能夠拿的出手的成績而已。老師和同學提及我,第一反應是:xxx,好像沒聽過耶。細細說起后,便是:哦,那個誰誰誰呀,成績還可以,就是不大愛說話,膽子太小了。
話說我當時的成績就是中等偏上一點,自從,曾經一次成為年級黑馬,成績排在了全年級可數之位,又因那次我的英語成績是唯一年級里九十分以上的,漸漸的,我的名字出現在了學校。但,當成績超出了平時一大截,而后每次成績都如此,大家的新鮮勁也就過了。后來,提及我的時候大家會有點印象;再后來,被提及的時候,便是要等細細想想,才能記起,原來還有這么一個人成績還可以。
向來膽小的乖乖女,容易被人忽視的隱形人,這就是我的標簽語。某一天,乖乖女變壞,隱形人變為大家追捧的對象,世界會顛倒嗎?如此的不切實際卻不是我的全部。很多時候,我腦子里包含更匪夷所思亂七八糟的幻想,什么我是超級英雄拯救地球啦、什么我是超級富翁隨便買買買啦、什么我可以穿越、什么我遇到我的白馬王子……種種,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的虛幻生活,在我腦子里形成了各類的如同真實的生活。我想我可不可以寫些科幻或神話類的故事呢?在這(笑一笑),然后(繼續過自己真正的生活)。
寫到現在,我這平凡無味的故事,是我之前生活的一部分,我繼續寫著我的故事;
活到現在,我有我自己認為是故事的故事,有些人說很有趣,有些人嘖嘖那也是故事啊,很無趣的故事,你看,你也說這是故事吧,只是無趣罷了。
2、一向以成績還可以自稱的人,已經把不錯的成績作為自身的資本,而事事并不如意,千軍萬馬的高考沒有發揮出平時的成績,只達到了二本線,所填志愿中的二本學校不在范圍內,也就所謂的高考失利了。
我的選擇就是填個看不上的學校或是復讀一年重新再來。
因為不甘心,因為家里人的鼓勵以及老師們的信任,重新踏上了高中的課程,原本準備丟掉的書籍重新被拾起。在其他同學走進大學生活的時候,我在讀高四;在外人認為我已經進入一所高校成為大學生的時候,家里人回答說我還在讀高中,進一步問答中,知道了我高考失利的事情,難免說上兩句,以及他們不大相信的表情。我知道我辜負了身邊人的期望,我也知道有些人會同另外一些人說起我,這話語無論是惋惜還是幸災樂禍,我都不能太在意。但,怎么可能不在意?
在裝作不在意的情況下,努力復讀了半年,當時上海有春考一說,只是選擇學校比較少,準備試一試。因為這樣一試,又有了兩個選擇:是繼續復讀半年準備高考考更好的學校;還是選擇春考考入的學校?
后來,考慮到家里情況不是特別好,而且,春考考上的學校也不是特別差,在二本中也算好的,我便在春節過后的一月份踏上了大學之旅。
3、我的大學,并沒有很瘋狂,一如既往的很乖。
我的成績也一如既往(高考除外),連續取得學校的專業獎學金,大四的時候還拿到了上海市獎學金,毫無意外地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其中,為數不多的幾次逃課也不是為了游戲、為了娛樂,而是為了回家。想當然的,大家會一致把我歸為戀家的孩子,我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因為一個月不回家我便會有種好久沒回家的感覺了,與在外學習或者在外打工的人們是無法相提并論吧,雖然說我也是其中一員,家近而已。
大學本科期間,我沒有參加過學生會,哦,不對,我參加過樓管會,但當時樓管會并非所屬學生會。期間,我參與過很多志愿者活動,包括學校記者團采訪、上海世博會等等。期間,我還做過很多兼職。于我,是一段寶貴的經歷,也鍛煉著我脫離內向。
而今,研究生畢業一年了,從剛踏入社會的躍躍欲試,到現在得過且過的工作、生活著……
每天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每每上班回家后浪費屬于自己的時間,也不是我想要的。
閑下來,長時間的消遣便是看電視看小說;工作上,好多地方做的都不好,被領導忽視,比不上別人,越來越不愿主動了。
我想要改變,想要提升,想給自己未來做好鋪墊;
我的故事可能還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