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去吃飯,又去吃了板面。板面是父親帶我出去時吃的第一次飯,也是經常吃的飯。畢竟板面相對于其他的飯食在城市中的性價比要高點,也更經濟實惠些。吃過幾次,后來我自己出去吃飯,也習慣于去吃板面了。昨日再次去吃到了那充滿回憶依戀的飯食。吃飯時我不禁自問“你真的是喜歡吃板面嗎??”仔細想了幾次,感覺好像是的,又好像不是。
? ? ? 是啊,為什么感覺是呢??因為父親的引導,我感覺這比之前有生以來吃的面好像都合口味,于是我說服自己我是喜歡它的。為什么感覺又不是呢??如果有其他的選擇,我依舊會選擇它嗎??想著好像又不是的。
? ? ? 再仔細分析,終于明白了,我把父親的喜愛當成了自己的選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雖有懷疑,卻自己在努力說服自己要和父母的選擇一致,不然好像是對父母的不忠,也會令自己更加迷茫。
? ? ? ?父母從小對我的管教都很嚴厲,父親偏向于保守,母親更開明些,然而在對女兒管教嚴厲方面,他們卻達成了完美的統一。我從小的世界便是父母讓我明白的世界,他們會告訴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世界是什么樣的。也許有人會問,“你自己平時也會有對生活的感觸,那難道不是你的世界嗎?”是啊,那的確不是我的世界,真正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她經歷的什么,而是她如何解讀這種經歷的。在父母的管教下我健康茁壯的成長了,成為了父母期待的樣子,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我們的所有選擇都和父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哪怕是叛逆都源于他們的期待。
? ?也是這些讓我懂得很多時候我們的成長都只是生理年齡的成長, 或者說我們所做的都是再將青少年時期建立的價值觀在不斷強化完善。這種價值觀的來源是我們的父母和他們為我們營造的成長環境,這種價值觀是否正確呢,答案是未知的,然而由于我們對父母絕對的信賴讓我們對此的懷疑遺忘,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和父母的選擇是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