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茫期
大學學了心理學,考了心理咨詢師。畢業當上編輯,早九點晚五點,陽光燦爛的時間段,待在暗無天日的寫字樓里校書稿,碼文字。青春就留在方寸的辦公桌?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說走就走,放棄安穩了一年的工作。一路南行,從鄭州到杭州。陌生的城市,出門的欣喜。跑市場,跑業務,每天和坐在辦公室里的人打交道。走在陽光里,和不同的人交流。一年的魔咒再次到來。這份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工作了兩年,我依舊茫然。人生迷茫,理想無能!我進入了瓶頸期。
二、摸索期
看書,上網,信息量太大。煩躁!
有時覺得英語挺有用的,得抓抓。好,買書學英語。
忽然又覺得會計挺實用的,考個注冊會計師吧。
。。。。。。
沒有目標,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又怕時間浪費了,什么都沒做而后悔。看到不同的信息,多多少少都會有表面的觸動。輕易的開始,沒有深層的動機,強烈的目的,很難堅持下去。
三、頓悟期
為了工作PPT,在網上查看教程的時候,偶然看到了@秋葉大叔的開設的網易云課堂。忽然想起了大學時期曾經關注過大叔的公眾號,平時的信息量太大,偶爾的掃一眼,沒有深入的去看過。以前免費的時候,沒好好學,現在用到了,只能付費去學了。挺有感觸的,這也是第一次為了知識而付費。
之后又偶然關注到了簡書,在首頁看到@彭小六《如何用3個月成為簡書簽約作者》,隨手點開閱讀。一篇篇文章翻過去,作者短短一年的成長歷程,打開了我的視野。原來,成為作家,不再是一個夢想。開始付出,堅持下去,就能實現。因為@彭小六,又關注到了@剽悍一只貓。視野被慢慢打開,知識管理,時間管理,演講,手繪,七天一本書。。。一個人的潛力無限大,人生不是只局限于一份工作,可以有無限種可能。
在學PPT的過程中,開始買秋葉大叔的書,關注秋葉大叔的微博。因為閱讀,鏈接到了@蕭秋水的知識管理,關注教主的微博,看到了教主和@剽悍一只貓的會面。世界好奇妙,在不同的平臺關注的作者,竟然鏈接在了一起。
四、成長期
五一長假期間,秋葉大叔發起了“知識型IP訓練營”,2000元一個人。因為經歷過迷茫,希望能遇到高人指點,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不到一星期,在訓練營里看到了各種公眾號牛人和社群大咖,看看他們做的腦圖,看到他們一年或者兩年的努力,更加堅定了自我成長的決心。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群體進化,相互激發,抱團成長。
接下來的時間里,向牛人們學習,整合自己的資源,找到自己的方向,打造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