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奧運賽場,第37次“林李大戰”,這應該是很多迷弟迷妹看著最糾結也最欣賞的一場巔峰對決。
2016年8月19日,里約奧運會羽毛球半決賽的賽場上,林丹腳下一滑,只能目送空中的羽毛球,輕盈地滑落在場內。20∶22,盡管在決勝局中頑強地挽救了3個賽點,但從北京到里約,連續3屆奧運會經典“林李大戰”,這一次“敗者為王”的李宗偉終于夢圓。
他們的故事,始于12年前。
2004年湯姆斯杯,21歲的林丹,第一次在賽場上遇到22歲的李宗偉,那時,林丹已經是實力超群的“超級丹”,而李宗偉在中國觀眾眼中還有點陌生。那場比賽林丹以2:1取勝。李宗偉輸掉比賽后主動提出要和林丹交換上衣——完全把林丹偶像一樣尊重敬佩。
李宗偉的天賦被中國教練李矛發現,直接將他收為頭號弟子,重點訓練。
2005年的大馬公開賽,僅僅一年之后,李宗偉成功以2:1戰勝林丹。
2006年的大馬公開賽,李宗偉以同樣的比分,再次戰勝林丹。
在一年之內連續兩次擊敗羽壇公認的第一,放眼世界,李宗偉還是第一個。在那場比賽之后,林丹主動將手伸向了李宗偉,在兩人雙手相握的一瞬間,羽毛球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
2008年奧運會,林丹以2:0的絕對優勢橫掃李宗偉,成功在家門口奪得一塊金牌。他那個軍禮,讓無數國人熱血沸騰。
2012年倫敦奧運會,林丹和李宗偉再次上演了4年前的巔峰對決。當最后一球出界,林丹成為了奧運會男單首位衛冕冠軍,電視轉播鏡頭最先給出了林丹脫衣狂吼奔跑慶祝的樣子。
而下一幕,則是滿身是汗,喘著粗氣蹲在地上拿牌子支撐住身體的李宗偉。
頒獎儀式上,當現場念到亞軍李宗偉的名字時,大馬一哥站上領獎臺向觀眾揮舞,但是臉上的淚水依然不斷的涌出來……合影時,林丹微笑舉牌,李宗偉神情落寞。那一刻,多少人在為林丹高興的同時,也為李宗偉惋惜,“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壯,讓多少人揪心不已。
這一次,在里約的賽場上,34歲的老將李宗偉,終于夢圓。賽后,兩個一身是傷的老將,脫下球衣,深情相擁,那畫面讓每一個人動容。
跨越了國籍,超越了勝負,這一刻,兩個惺惺相惜彼此成就的偉大戰士,為我們詮釋了一種體育精神,兩個男人情懷。
賽后兩個人接受采訪,那種發自內心地對彼此的贊賞,相信每一個觀眾都深受感動,不善言談的李宗偉,用中文接受采訪,也是對這位中國對手的致敬,對中國球迷的感激。
“他是我最偉大的對手,因為有他,我的冠軍才有更高的含金量。”林丹說。
從隔網而立的對手,到無話不談的好友,在林丹的心目中,李宗偉無疑有著特殊的位置。
“每個人都很想看到我們兩人的比賽,包括我自己。”李宗偉說。
只要對方還在拼搏,自己也就沒理由不堅持。
橫亙12年之久,劇情長達37集的“林李大戰”,因為有你,我怎么可以缺席。他們的故事,為世界羽毛球史,留下了永不褪色的濃墨重彩。
致敬林丹李宗偉,致敬那些生命中的好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