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你還在報喜不報憂嗎?

?? ? 01 ???

”他們都說要等我回來!“大唐榮耀里的珍珠,在得知全家被殺之后,撕心裂肺的說。


她想起臨行前,父母的叮嚀,想必內心深處萬分后悔沒有告訴父母其實自己只想嫁給當年奮不顧身下水救她的”太湖公子“。

而她的父母,被殺前一定在苦苦擔心不知下落的女兒……

媽媽常說,一部電視劇,就和一個人的一輩子是一樣的。

古人常有被滅門的飛來橫禍,而今現實中,親人忽然離開也是常有的事情。

周國平在《父親的死》中寫到,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上沒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兒。他在父親突然去世,自己也當了父親之后,才意識到:”父親一直有和我親近一些的愿望,卻被我那么矜持的回避了。“

? ? ?02 ???


是啊,當我們慢慢長大,我們到另外一個城市讀書或者打工,亦或者我們和另外一個人組成了自己的家庭,我們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發生了變化,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連吃飯的口味,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改變。然而在父母的眼睛里,我們還是他們最疼愛的那個孩子,他們的記憶,還停留在我們很聽話,他們有天然的保護我們的責任。

昨晚和朋友聊微信,她說和爸媽又吵架了,他們一個勁兒催她找男朋友,過年見面催也就罷了,現在每天還要打電話催,煩死了。

”我所在的部門換了一個新的經理,總是對我不滿意,工作的事情已經讓我精疲力盡了,哪里有心思談戀愛啊。“她激動的發了一長段語音給我。


我問她,工作不順利,有和父母說嗎?她說肯定不能說啊,說了他們也是跟著白擔心,又幫不上什么忙。

重點落在了父母也幫不上什么忙,如果父母能幫上忙,那就會和父母說嗎?

? ? ?03 ???


前幾天聽小荻老師在喜馬拉雅的溝通課,在“如何抵御父母的花式抱怨”中,她說:“你的父母對如何與你這個年齡的人相處毫無經驗。但是你從來沒有和父母重新建立溝通鏈接。“

而建立溝通鏈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和父母說說開心事和煩心事,報喜不報憂是有問題的

因為父母是愛我們的,他們也真心希望我們過的好。

就像被父母逼婚煩惱的那個朋友,如果她真誠的告訴父母,目前工作不是很順利,短期內無法有精力談戀愛,我想,父母是可以理解的。

當我們賺取第一份工資開始,父母對我們的生存保障來說,就不是剛需了。說白了,我們內心深處覺得,不需要父母,我們也能生活的很好。

歡樂頌中,樊勝美賺錢貼補弟弟讓很多人氣憤不已,但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她過的也很緊張,當然這和樊勝美并沒有如實告訴父母她的生活現狀也有關系。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父母不懂我們的生活,所以選擇了報喜不報憂,讓原本給我們溫暖的親情,慢慢的演變成了一個枷鎖,甚至有人為了躲避父母的逼婚、逼生二胎,寧愿不回家。

? ? ?04 ? ??


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特別能干的媽媽。在我的記憶中,她永遠都在為我們姐妹準備吃的,她的口頭禪就是:”多吃點,別餓著了。”

一方面覺得媽媽準備飯菜很辛苦,另一方面覺得我吃的越多,媽媽就越高興,當然了,媽媽做的菜本身是非常好吃的。所以回家的每頓飯,我都吃到撐。

記得以前讀書,每年寒假暑假,我都要胖一圈。


今年回家,我告訴媽媽,我不吃主食,尤其是面條,堅決不吃。

開始媽媽是不接受這個事實,不厭其煩的勸我,甚至把面條盛好端到餐桌上,我堅持不吃。也會定期在家里健身。

持續了一段時間,媽媽看見我每天那么辛苦鍛煉,而且每次都很累,就再也不勸我了。這段時間也開始勸大妹少吃主食,要減減肥了。

多和父母聊聊天,聊聊超出他們認知之外的世界,讓父母覺得,我們的世界已經不同了,或許,比彼此擰巴著的親情,更溫暖!

? ? ?05 ???


也有很多父母,習慣了以他們的思維方式面對世界包括面對我們,會對我們不信任甚至習慣性懷疑和打壓,作為兒女的我們,盡可能理解和包容,萬不得已,定期陪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現實中也不乏有真的不愛孩子的父母,這篇文章寫完,恰好在武志紅的公眾號里面看見《我殺了媽媽無數次,在心里》,有更層次的感受。可以搜索閱讀。

也建議聽聽小荻老師在喜馬拉雅的課程,其中有兩節課《如何抵御父母的花式抱怨》、《如何跟父母樹立自己的威信?》,相信會給你一些啟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