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世道不會長久
——《繡春刀Ⅱ修羅戰場》
I believe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e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
我相信這種世道不會長久。
沒看過第一部,看第二部的原因也只是前一天晚上刷微博看到眾多“張震好帥“的評價,也因此收滿滿的驚艷。
我們看過太多主角是英雄的故事,似乎在那一圈光環下的人物都是頂天立地,都是胸懷大志,都是在各種妖魔鬼怪威逼利誘下依舊寧死不屈的好漢。
可沈煉不是。
他無大志,他甚至只是在茍且的活著。他不偏執,他甚至在反抗時都不相信自己能贏。他被逼成了救美的英雄,最終也只是選擇順從地活下去。
討份工作,努力生存,偶有閑情,賞畫逗貓,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疏離,灰暗,茫茫然,就像他的眼神里,大喜大悲后依舊保留的那絲不抗爭的通徹。
電影中對“黑白”的界定其實是模糊的,無論這個悲愴的故事,還是故事里困斗的人們。
陸明昭身上折射的,是那整個時代中的茍活與絕望。
“要想不這么死,就換個活法。”
明明是刀架于頸脖而面無改色的鐵血男兒,轉眼屈膝于閹人前嬉笑作丑。
明明是忍辱負重只為了心中真理,轉眼親手斷送摯友性命。
明明是成就大義而舍小節,轉眼雙手滿滿無辜鮮血。
當拋開那些光輝偉大的頌詞,所有的“明明”,不都只是“自以為”。
那個時代將人的自尊打碎,認知模糊,善惡無果,正邪無邊,哪來還有那么多的“自以為”。
你看那最后的畫面,無數的人從他的身上踏過,
踏過那早已彎曲的脊梁。
如果沒有最后那一段別人拼死拼活地救她,她卻自己跑回來送死的狗血橋段,北齋應該是我整部影片中,最敬佩的角色了。
她手中有筆,她筆下有神,她在表達,她在傳遞著思想,她的設定代表了那個昏暗時代下一部分人的覺醒,而這種覺醒正在努力地,掙扎地,奮不顧身地傳播。
為什么動蕩的時期盛產“文豪大家”,為什么壓抑的年代最先遭殃的也是文人?
當厚重的烏云壓迫過來,人們看不清前路,聽不見周遭,說不了話語,有人放棄,有人停下,有人隨之混亂,只要還有一部分人,依舊用手中的筆描繪著光,那便叫做希望。
北齋說:
“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這種世道不會長久。”
這句話的英文翻譯也很有意思:
“I believe myselves, I believe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e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
回想這段時間里網絡中熱議紛紛的各種事件,這句話便顯得頗有深意。
每年的國產電影保護月最終都會變成一場吐槽盛宴,以致于到了現在不少人連走進電影院的興致都沒有。
《繡春刀》絕對稱得上這個暑假檔的良心之作,無論是服化道上的精細考究,還是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盡管在故事節奏和劇情安排上有那么些不足,但絕對瑕不掩瑜。
更重要的是,就如同路陽導演所說的,“其實就是小人物的生存。”
觀眾總能在熒幕前那些壯烈的生死中,體會到那么一點感同身受的無奈。
沈煉太通透,陸明昭太絕望,北齋又太勇敢,那不如,就學一點裴綸的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