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很少羨慕別人?
當然是因為我自己足夠優秀!開玩笑,事實上是因為我有清晰的思維方式,而當我看到一篇文章時,才重新審視自己的這個優點。
在得到上訂閱了李笑來的專欄,深感受益匪淺。每周跟著李笑來更新操作系統和思維方式。
從平庸到卓越的最佳方案是什么?李笑來說生活有很多維度的,每個人都是立體的,不止·面,更不是幽觀點是,多維度打造自己的競爭力
這是向內看自己的成長,那向外看他人呢?
我很少羨慕某個人,生生的想成為她。為了確保嚴謹,我用5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依然沒有找到一個令我心生艷羨的人選,這很奇怪嗎?
我試著分析自己的思維方式:
1. 相對于關注別人,我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當我看到別人擁有了我很渴望的物件時,這件事時常發生我開車在路上時,能第一時間識別到dreamcar,我會瞟一眼駕駛位上的人,腦補我自己開場陣時的模樣,立刻坐直身子,聚精會神的盯著前方,打了雞血一樣感覺自己充滿活力,―腳油門,朝著夢想的方向加速啊。這一記雞血至少能用3天。
2. 不執著于某個點的花團錦簇,習慣用線性流動的視角看現象,就很難羨慕別人。
當我看到熟悉的人擁有了某項我很期待的體驗時,這件事偶爾發生,我知道大餅不會砸在別人頭上。大多事情都是有因果邏輯的。
他口若懸河的前夜,一定也在挑燈備課。
人緣好資源多的大咖,是多少次助人為樂才贏得了信賴。
她皮膚吹彈可破,那必定是護膚有道,定期運動。
值得羨慕的時刻,是某個點而這個點落在一條線上,這條線便是因,自然不必單純羨慕某個點了。
3. 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選擇什么,承擔什么。
小圈子流傳某人做夜間燒烤大排檔,一夏天賺了幾十萬,朋友圈里好生羨慕,獲贊無數。我并不羨慕,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付出我承受不了:悶熱的點夜,嗡嗡的蚊子,大呼小叫斤斤計較的客人,一串一串的烤,一元一元的賺:因為炎熱的夏夜,我選擇在家吹空調看書吃西瓜,愜意的體驗花費的不只是時間,還有可能賺到的錢。
與其說我很少羨慕別人,倒不如說我不講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