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想找那種做的成就感足足的,工資薪水也不低的,而且還是符合自己意向的工作,但是想想,這樣的工作真心又有多少?
工資高的也許要以健康或者沒日沒夜的加班為代價,薪水低的又覺得太低太穩(wěn)太平淡,符合自己意向的又工資不高.....這樣看著,好像三百六十行,卻沒有一個工作是適合自己的,這怎么辦?
很多人說,大城市沒有歸屬感,干了好多年,卻覺得越混越差。
因為一開始我們就沒有認真的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怎樣去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方法是什么?步驟是什么?這樣就很難去堅持一件我們認為的對的事了。也很難把遠光放的長遠,所以時間也就被一點一點的消耗掉了,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最寶貴的幾年時間里自己什么都沒有積累,下一份工作還是沒有競爭優(yōu)勢。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她說做了幾年的銷售,現(xiàn)在結(jié)婚有小孩了,想要安定下來,去做金融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卻發(fā)現(xiàn)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因為大部分公司寧愿要剛畢業(yè)的應屆生也不要有過幾年工作經(jīng)驗但是沒有相關工作經(jīng)驗的社會老油條,為什么?因為雖然是應屆生,但是他們可塑性強,好學而且要的工資都不高,甚至免費的都做的很起勁,對他們而言,只要可以學到東西就行了啊!
可是對于已經(jīng)工作幾年的人,怎么可能這么想?我們有壓力,有的有家庭,有小孩,要看薪資,要看環(huán)境,要看前途,還得看自己是否喜歡......這么多的要求,如果自己沒點競爭力,真的會到處碰壁,過得很掙扎。你不努力,你就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這話一點也不假。你不努力,未來的日子會比現(xiàn)在難過的多的多,你不思考,未來只要你想改變就會扎心的疼。
上次同事和我說,她說她老公看到有的五十多歲的人都還在投簡歷,而且薪資要求也不是很高,大概一萬左右,想想蠻心酸的。年過半百的人還要拿著簡歷去面試,很多人都受不了自己的老板比自己年紀小,但是現(xiàn)實就是這樣你沒有辦法。而對于女性來說,到了35歲去找工作,幾乎是沒人要的,因為你的年紀硬生生就是一個門檻,除非你有極強的競爭力。任何的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聘請的任何員工,如果不能帶來效益,憑什么要花錢請你?
那到底怎么才能讓自己有競爭力呢?
第一,學習,不斷的學習
你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去不斷尋找,不斷學習,找到那條屬于你的通向未來的路。
對的路,咬牙死命也要堅持著,堅持著堅持著,你就會看到了希望;而對于迷茫的不確定的,一定要靜下心來思考,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間,耐心的去想,傾聽你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也許一次兩次得不到答案,但是一定不能放棄,因為即使你放棄了,此刻舒服了,這件心事在未來依舊會是你的心頭事,所以要反復思考,直至你心中答案了然;而對于不正確的,消極的和浪費時間的事,一定要極力反對,至少要堅持適度原則,比如看泡沫劇,偶像劇,刷明星緋聞等等。
第二,找到自己真正熱衷的,自己愿意堅持五年甚至十年一輩子的事情
人生中很多的無奈啊,其實別人都懂,很多的前輩和過來人也明白你的心酸,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像你這樣經(jīng)歷幾乎別人都有。而此刻這種煎熬只有靠你自己一點一點去改變,一點一點去堅持做正確的事,才能讓你自己破繭成蝶。
所以你要明確知道自己熱衷的是什么。這種熱衷可以讓你一直堅持下去,要不然你會一直像蒙頭蒼蠅一樣,感覺這也行,那也行,可是真的去做時,又發(fā)現(xiàn)這也不行,那也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
你會漸漸的發(fā)現(xiàn),做的比較順心的人一般都是在某個領域一直堅持著,頻繁的換工作意味著你真的并不懂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頻繁的換工作和跳槽很少能夠增加你的競爭力,但是卻會發(fā)現(xiàn),職場上這種人卻占據(jù)了很多,都想換工作,所以大家最后都是普通人,很少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找到自己熱衷的,擅長的,然后再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不是不能轉(zhuǎn)行,而是看你是否有那個能力去轉(zhuǎn)行,因為一旦你轉(zhuǎn)行了,你之前積累的經(jīng)驗對下一份工作可能就沒有多大的用處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人換工作,工資越換越低。又或者是,你在之前的工作中找不到熱衷點但是一直得過且過的煎熬著,不去學習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工作了三四年可也只是重復著自己第一年的工作內(nèi)容,到最到也只能成為“不是不想換工作,而是怕別人不要我,目前這份工作都怕丟。”但如果你在之前的工作之余有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斷的去尋找自己的熱衷點,那即使之后你想換工作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了更多的選擇。
第三,一開始邁向社會找工作時,就要明白的一點:薪資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你現(xiàn)在的工作能為你未來的工作貢獻幾分
一開始畢業(yè)找工作的時候最好就想好你的興趣是什么,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不要僅僅按照你的專業(yè)性質(zhì)或者薪資去找工作,最好找到你的熱情點,你愿意堅持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的熱情點,而非僅僅是幾個月或者一年兩年的過渡。畢業(yè)后的前幾年非常的關鍵,可以沒有賺到錢,但是一定要賺到能力,切勿沒賺到錢又沒賺到能力。
畢業(yè)后如果你的工作是你向往的,有熱情的,能鍛煉能力和學到東西的,那么和別人差幾百甚至一千兩千工資都不算什么,因為大學畢業(yè)后,陪伴你最長的就是工作,這不是一個短期的時間,而是一輩子,一開始走錯了,今后你要花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來重走老路。最有回報的投資是什么?是你不必因為走錯了而撤回,這才是捷徑。一開始緩慢,艱難不要緊,只要方向是對的,慢點沒關系,拉下差距的不是最開始的一年兩年,而是之后的五年十年二十年,決定你工資的永遠是你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你的工齡。
所以就算一開始沒有賺很多錢,但是要不斷的學習,去尋找自己的熱衷點,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很多的提升和改變是痛苦的,你要花時間,還得花精力。在別人約會花前月下的時候,你得為了目標努力;在別人看電影追韓劇哈哈大笑的時候,你得為了目標努力;在別人刷微博刷微信追明星熱點時候,你還得為了目標努力,但你要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謂的長大,就是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夠有足夠的自律去堅持自己的該做的事,從而做上自己熱衷的事,而這些對于職業(yè)生涯和今后的人生而言,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