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了多年的全職媽媽,忙于生活中的瑣碎,實在是不懂得寫作。承蒙老師厚愛,得此機會淺談對自家孩子寫作的一點感想。
? 記得孩子還很小時,大概兩歲多吧。有一次,我和先生帶他去爬梧桐山。當(dāng)我們稱贊小家伙不用我們背,自己爬上山頂時,他卻說“媽媽,你聽,樹葉在唱歌”。
? 假期,帶他去他迷戀的鄉(xiāng)下。他時而會靜靜地圍在雞群旁,看它們覓食,然后跑過來告訴我“媽媽,那些母雞和蟲子在玩游戲,它們很開心,我也很開心”;時而,會和外公去放牛,和牛講著他在“神爾”里聽來的故事;時而,趴在河邊看小魚小蝦在河水里暢游;時而,又去田野里瘋跑。
? 周國平先生曾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哲學(xué)家也是詩人。我想,是的。但我又覺得離大自然遙遠的孩子,哲學(xué)味兒和詩意總差那么些。
? ? 自從寶安圖書館開放以來,我們會定期去圖書館借閱繪本。讀的繪本多了,孩子識字量也大了些,他對自己能讀一頁媽媽讀一頁的方式很滿意,也很是喜歡讓媽媽提問,考考他對書中內(nèi)容的理解。后來,他不再滿足于讀繪本,很厚的自然百科書,密密麻麻的字,讓我一頁一頁的讀給他聽。記不得何時起,他開始覺得我讀得太慢(經(jīng)常他想聽書,我卻要忙其他事,只能和他談好讀十分鐘)便自己開始獨立閱讀。于是,生日,節(jié)日,當(dāng)問及他想要什么禮物時,他會告訴我他想要什么類型的書。
碎碎叨叨這么些,跑題啦。老師明明交代的是關(guān)于寫作不是閱讀呀!
是的,可寫作離不開大自然,也離不開閱讀。這些是必要的輸入。
? 家里買的書越來越多,原來的小書柜已超載了。我便從網(wǎng)上淘了個大些的書柜回來組裝,孩子像個小大人似的在旁出點子出力,又同我一起整理原來的書柜。無意間,我一直保留的幾本日記本被他發(fā)現(xiàn)了,好奇的他津津有味的讀起我的秘密來。我告訴他,記日記可以記下那些美好的事,也可以在日記里發(fā)發(fā)牢騷。他覺得這個好玩,我便順勢鼓勵他也記日記。從那時起,我便督促他每天記日記,一兩句話也可以。可惜的是,從去年下半學(xué)期開始,他開始抗拒寫日記了。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能找到好的方法讓他繼續(xù)這個好習(xí)慣。
? 學(xué)校最初的作文,看圖寫話。孩子那時會寫的字有限,我便鼓勵他先把從圖中看到的想到的口頭表達出來,越多越好,及時表揚他編的故事和用到的好詞,再幫他把思路整理整理后,便讓他自己寫了。許是受到表揚和學(xué)校老師的肯定,他大多時候?qū)懽魑牡淖鳂I(yè)都比較積極和投入。
? 孩子的寫作之旅才剛開始,而我已對此充滿了困惑,比如,是否讓他讀那些可讀可不讀的書還是讀那些永恒的書?如何讓他接受寫摘抄和讀書筆記?是否該送他去寫作培訓(xùn)機構(gòu)?
最后,還是要感謝老師給予的機會,讓我能好好的回顧和反思孩子的寫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