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苛求的,因為苛求而短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國平
從二十八歲開始,就做了一個有家有室五旬老男的情人,且不離不棄偷歡5年,這女人是不是個沒頭腦的傻白甜?
恰恰相反,她是個有著獨立意識,智慧審慎的女性。她不僅面容嬌好,且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不錯的事業,是名符其實的“優質剩女”。她,就是渡邊淳一的情愛小說《情人》的女主——片銅修子。
也許因為自身條件優秀,平凡的男子根本無法進入修子的視線。比如岡部要介,她公司的一位客戶,一直熱烈地追求著修子。對于32歲大齡女子,遇到以結婚為目的,且年貌相當經濟穩定的追求者,本應喜出望外,但修子卻拒絕了。在她眼里,岡部幼稚而粗俗,毫無男子氣概。
那么誰能入得她的法眼? 老男人遠野這樣的。作為社長的遠野,物質豐裕,事業有成,成熟練達,氣宇不凡。雖長她近二十歲,卻依然熱情如少年,二人愛得魚水和諧。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不完全滿意,當遠野興沖沖地向她求婚時,修子卻提出了分手!
而分手的原因竟然是遠野的離婚! 他們深愛對方的五年,難道是假的嗎?
事情要從遠野住院期間說起,在去醫院探病時,與遠野的妻子遭遇,讓修子心存愧疚。在目睹遠野對妻女的冷漠與厭棄后,修子發現,遠野是個完美的情人,但不是合格的丈夫。
遠野放棄家庭向修子求婚,遭到拒絕,這讓他大為詫異與憤怒。兩人為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修子無法接受遠野把離婚與自己聯系在一起,她很惱怒。作者在此解釋道:
“老實說,修子不想在這種情況下結婚,被人指指點點,說她搶了人家的男人。對她來說,這樣太殘酷了。
本來,如果真的愛自己,應該在與妻子關系搞僵之前,開誠布公地與妻子挑明,分手,再向修子求婚,這才是修子所希望的。”
作為情人,只要浪漫激情就可以,而婚姻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理智的修子此刻變得苛求而任性,這大概是優質剩女的通病。
張愛玲說:感情原來是這么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
修子意識到,一旦從甜蜜的情人轉化為妻子,就可能要面對一個進屋就隨手扔下衣服,借口加班喝酒徹夜不歸的遠野……這更是她無法容忍的。
在遠野憤怒的一記耳光中,兩人的情人關系畫上句號。
朋友說,她讀了《情人》,很討厭修子,說她是個自私而虛偽的“小三”。竟然寧愿做地下情人而不想做正經妻子。
她有她的道理。但是在現實中,哪里有非黑即白的人和事?每個人經歷不同,目的不同,只能做自己價值觀允許的事。
修子不是拆散別人家庭的“小三”。遠野這樣的男人,按照渡邊淳一的觀點:男人到了中年之后,對新鮮肉體的渴望實際是源于對自身生命力流逝的恐慌,而難以擺脫的生存壓力,枯燥乏味的婚姻又令這種恐慌雪上加霜。新的性伴侶,不顧一切也要追隨沖動的性愛和怦然心動的誘惑,令男人有了“重生”的快感。
所以說,遠野對家庭的疏遠,罪不在修子。修子無意破壞他的家庭。她拒絕遠野的物質贈予,也不向他祈求愛情。她是有自己獨特婚姻觀的女性。對于自己的選擇,她與岡部有一段對話。即岡部發現修子是別人的情人后,大為光火——
“那么,我問你,為什么不和那人結婚?如果真是相互喜歡應該結婚才是,或是有什么不能結婚的理由嗎?”
“并不是什么理由,是不想結婚。”
“不想?”
“是的,感到不結婚更好。”
“為什么呢?”
“世界上的人并不是都和你一樣想法的呀。”
岡部要介“一臉的迷惑不理解”,修子為岡部要介“女人只有結婚才是最幸福的”想法感到可悲。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和岡部要介一樣迷惑不解,包括遠野。不然他不會憤怒地向拒絕他求婚的修子揮起拳頭。
在修子看來,與一生一世相比,她更想要一時一刻的愛情。
這就是修子,一個有點自戀有點苛求的大齡“作”女。她不拒絕愛情,也渴望正常的婚姻,卻又不想用一紙婚書束縛自己的美麗與自由,更不想放棄事業,埋沒于柴米油鹽奶粉尿布中。她寧愿恢復獨立的單身,也不想做一個失去事業的全職闊太。
現實中,這樣的女性并不少見,她們愛惜自己的羽毛,在感情上毫不遷就,甚至苛刻。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盡管傷痛累累,卻以柔韌之軀頑強地為自己撐起一片天空,活得灑脫而優雅。不得不承認,她們是職場中最靚的風景線。
然而,畢竟是深愛五年的感情,當讀到修子“用冷毛巾輕輕地拭了拭不知何時從眼角滲出的淚。”時,不禁想和繪里一起心疼地安慰她:再找個好男人吧!
渡邊淳一的情愛小說總是這樣出人意料。在他的筆下,我們不僅僅看到情欲,更多的是對人性的關懷。令人唏噓又引人沉思,這也許才是他寫作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