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月2日,晴間多云,微風。
一輪紅日早早爬上房頂,又是一個好天氣,天氣預報顯示7℃—20℃,溫度剛好,黃道吉日。
與醫院約好,9—11點妻子拋婦產。
于是,早早起床,收拾好行囊,先把大兒子叫醒,看他懶洋洋極不情愿的穿好衣服,被我連拉帶拽送去了學校。
然后攙扶著妻子住進醫院,交錢、辦住院、做胎心檢測、產前檢查、簽各種術前保證書,樓上樓下來回跑,直忙的氣喘吁吁,暈頭轉向。
終于,術前檢查完畢。怕妻子緊張,給她打打氣,說著安慰的話,妻子手心還是冒出冷汗。挨到9點整,妻子被安排進手術室。
接著,就是短暫又漫長的等待。
無事可做,只好樓道里來回踱步,時間似乎靜止了一樣,像腿腳不好的老大爺,慢慢悠悠的向前走。
原來,等待真的是一種煎熬啊。
半個小時之后,孩子被護士首先抱了出來,裹在襁褓里,只漏出一個小腦瓜,沒哭沒鬧,閉眼呼吸著來自時間的第一絲空氣。
很快,被抱進病房,擦擦洗洗,一頓折騰,接受來自人間的洗禮。雙方父母臉上都洋溢著淺淺微笑,迎接著新生命的出生。
等待,繼續等待。透過長長的走廊,似乎能夠感覺到妻子躺在手術臺上,尖短的手術刀切進皮膚。
人說,疼痛分十二級,尤以分娩生子之痛為最。足見,做一個母親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忍受怎樣的痛苦。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妻子終于被推出手術室,有氣無力的閉著眼,繃緊的心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平安就好。
02
“二子降生,母子平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通過朋友圈向親戚朋友發布了這條消息。
很快,收到四面八方的親朋點贊、留言,統一予以了感謝。能夠有這么多朋友送上祝福,總是讓人心情舒暢。
把快樂分享給大家,自己真的能得到雙倍的快樂。
恍然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了。況且,還是兩個兒子。
于是,另一種多年未曾感受的生活模式,在兜兜轉轉后,就此開啟。
照顧病床上的妻子,照顧剛出生的孩子,還要接送大兒子上下學,成了我的三大任務。
不過,自己也是幸運的,還好夫妻雙方父母都在,且兼具典型農村婦女的淳樸善良,讓我只打打下手聽從吩咐就行了,頓感輕松了不少。
想起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想來,母親的偉大,做子女的再怎樣努力也難以報答恩情。
作為兩個兒子的父親,我自然也要承擔起責任來。于是,妻子住院期間,我就負責各種沖奶粉,洗尿墊,買飯喂飯等后勤保障任務,母親嫌我手笨,抱孩子喂奶換尿墊等細活兒輪不到我,我也愉快的接受吩咐。
朋友問我再次榮升父親,有什么感受,我說,“我只想好好睡一覺”。真的,三天下來,自己一共加起來睡眠不到8個小時。
03
好朋友給我留言,“以后要加倍賺錢了”。
要知道,如今,在這個小小鄉鎮,人們更多的是生一胎,如果非要生二胎,也絕對是先確定性別,一兒一女最理想,兩個女兒還可以,如果生養兩個兒子,那絕對算是有魄力,有勇氣。
而自己并不是那種有勇氣豁的出來放的下去的那種,更不是那種有錢任性的那種。
唯一的理由也許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是啊,要努力賺錢了。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最現實問題。
生養兩個孩子,意味著接下來的生活都要圍著孩子轉,意味著承受的負擔將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兩倍甚至更多,意味著你不得不加倍奮斗,讓自己對得起父親這個角色,努力讓孩子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母親似乎看出我的焦慮,像是在自言自語,又想是有意對我說。
“兩個男孩挺好的,在我們那時候,哪家不生個三五個,再窮的日子不也熬過來了,現在條件好了,想的卻多了。”
然后,用一句精辟的名言概括,“兒孫自有兒孫福”。讓我對她頓生無限敬意。
母親的話讓我深感慚愧,也無意中點醒了我。
既然選擇,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既然決定,就一定是最完美的決定。
有時候,我們往往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變得膽怯,變得懦弱,止步不前。
殊不知,你現在以為的艱難險阻,幾年,幾十年再去看,會發現,根本不算什么。
我們已經經歷了那么多,不照樣勇敢堅強,過得很好。
同樣,在生養孩子的問題上,也是這個道理。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興旺。哪家的日子不是一天天過出來。只要努力,生活絕不會虧欠我們,等待我們的只能是生活越過越好,越過越幸福。
其實,生養兩個孩子,沒有什么不好。
有壓力才有動力,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累并快樂著,別是一番滋味。
生養兩個男娃娃,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