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知乎上答過知乎這樣一個問題,“武功天下第一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武俠世界中,天下第一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誰都想成為天下第一,誰都想傲視群雄。但是這名號到底花落誰家呢?這個問題太過復雜了。即使在同一本書中,比如誰是倚天里的第一高手是老張張三豐還是小張張無忌,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何況在不同書的設定下,同樣的招數是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厲害,還是喬幫主的降龍十八掌牛掰呢?這是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決出天下第一,真是千難萬難。
不過,好在金庸還是留給了我們一條線索:那就是武功年代越久遠越是厲害,越是往后越是式微。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越寫近代,發揮空間越小;越是古代,越是可以天馬行空。
雖然是本著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精神,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歷史的進程。為什么說金庸武俠中的功夫是一代不如一代呢?我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門派的式微;2、武功的沒落。
1、門派的式微又變現在兩個方面。
1.1短期來看,一個門派的人才是一蟹不如一蟹。怎么說呢?金庸武俠中有兩個門派非常相似,它們是全真教和武當派。兩教的創教祖師爺王重陽和張三豐都是宗師級人物,武功儼然是當時的天下第一。
我們先看王重陽。射雕五絕東邪帝都南帝北丐中神通。東邪說的是黃藥師做事邪氣,西毒說的是歐陽鋒是手段毒辣,南帝是因為當時的一燈大師還是大理皇帝,北丐是因為洪七公是丐幫幫主。這四個人的稱號或是用來概括他們的性格、作風、地位、幫派。只有王重陽叫做中神通。能讓這四個桀驁不馴的武學天才心悅誠服地承認王重陽神通廣大。我們不禁可以猜想一下,華山論劍也許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武,而是王重陽單方面的碾壓。不信我們可以看周伯通。老頑童周伯通是一個武癡,看見誰都想比試一下。但唯獨對師兄王重陽的武功是決無異議。為什么?因為王重陽名義上是周伯通的師兄,其實是他的師父。周伯通的武功就是王重陽教的。而當時周伯通的武功有多強呢?怕是僅略遜于其他四絕,不及林朝英,高過裘千仞。
張三豐同理。
再來看這兩派的二代弟子,很巧都是七個。一個叫全真七子,一個叫武當七俠。雖然因為神雕俠侶的關系,大家對全真教七子的印象不太好。但是不得不說這幾位的武功還是在線的。尤其像馬鈺、丘處機、王處一幾個,單練彭連虎、沙通天等江湖一流高手是占優勢的。武當七俠中的宋遠橋、俞蓮舟、張翠山等一對一對上當時各大門派的掌門也是不虛的。最大的證據就是宋遠橋與白眉鷹王五五開。而同為四大護教法王的紫衫龍王在對戰滅絕師太中,只在滅絕用了倚天劍后才處于下風。
但是二代弟子與上一代是存在巨大的落差的。全真七子齊上也許都打不過四絕之中的任何一個。而一代目顯然也認識到了這個現實,所以留下七人同使的陣法。全真教的叫天罡北斗陣,武當的叫真武七截陣。綜上,二代目基本上是優于當時武林精英,但遠不及一代目。其他的二代目同理。比如桃花島二代梅超風陳玄風馮默風陸乘風等;毒二代歐陽克;一燈大師的四大弟子漁樵耕讀。
而到了三代弟子呢?怕是泯然眾人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就只有龍騎士伊志平、招蜂鮮花趙志敬,以及青樓隱士宋青書了。這三位還算是三代中的佼佼者,但是與他們的前輩比起來,無論是武功還是人品,都是大大的不及了。
至于第四代,我只能想起被楊過綁在馬桶上的鹿清篤了。哎,枉費了這么好的一個道名。
1.2長期來看,表現為門派的沒落。
你想雙雕時代的全真教多厲害,到了倚天時代就不見了。當然關于全真教的沒落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有過分析原因。
事實上不止全真教,桃花島、大理段氏、白駝山都在倚天時代就銷聲匿跡了。唯一留存的丐幫也從天龍時代可以與少林寺平風秋色,到射雕時代的江湖大幫,淪落到了倚天時代的下三流門派。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中,根本就沒有丐幫。
這一點在丐幫的幫主變動中也可看出來。天龍時代的幫主是戰神喬峰,射雕時代是五絕之一的北丐洪七公,再后來是黃蓉黃幫主,再后來呢變成了魯有腳,變成了耶律齊,變成了史火龍。應該說,雖然也是當時的才俊,但與前人比起來仍是一個一代不如一代的過程。
不僅丐幫,天龍時代的逍遙派多厲害,幾乎就是要轉職成仙的地步了。然而消失不見了。同樣的還有星宿派,姑蘇慕容家,靈鷲宮等等。
這里還特別來說一下明教和日月神教。這兩個就算不是同一個教派,肯定也是有淵源的。日月為明,可能是為了避諱當時的明朝而叫一分為日月教。笑傲江湖的故事很可能就是發生在明朝。行政上保留了光明左右使者的位置,把四大護教法王擴充為十大長老,圣姑那一只人馬保留了明教五散人的做派,正規軍中留有當時五行旗的影子。笑傲江湖中賈布上官云在恒山懸空寺中威脅令狐沖、方正、沖虛用的毒水槍跟明教五行旗中的黑水旗原理相同。
但是明教也是走了一個下坡路。倚天中的明教可以硬鋼六大門派,而笑傲中的日月神教連五岳劍派都搞不定。事實上,這里可能會存在誤區,那就是雖然在笑傲時代除了少林武當,丐幫幫主解風出來打了個醬油,沒有出現峨眉、昆侖、崆峒等派別,但這些門派是存在的,而且還是一流的大派。而五岳劍派是新興的小門派。所以整個笑傲股市,其實就是幾個二流門派之間的你爭我斗,一流門派都在吃瓜看戲呢。
這里又有一個奇怪的點了。丐幫似乎又從二本上升到了雙一流,而華山派從top6中掉了出來。這也與笑傲的時代背景相符合。前期的華山派是五岳派中的No。1,但是后來發生了劍氣之爭,實力一落千丈。
2、武功的沒落
金庸武俠中的武功還是有一些傳承的線索在的。比如鹿鼎記中韋小寶的神行百變就像極了段譽的凌波微波。
2.1事實上,許多武功是存在一個沒落乃至于失傳的情況。
天龍時代有個神奇的門派叫逍遙派,里面的功夫很神奇。比如北冥神功,可以將別人的內力吸收過來,而且基本上百分百轉化,轉化率極高,無副作用。不但可以吸收別人的內力,還可以將自己的功力傳輸給別人,實現雙向轉化。詳見逍遙子將功力轉化給了虛竹。而到了笑傲時代的吸星大法,明顯就是一個弱化版的北冥神功。首先要將自己的內力廢除,限制太多。此外吸收的功力還會反噬,bug太多。
此外,逍遙派可以返老還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生死符等神奇的功夫統統失傳了。
這一點在大理段氏也很明顯。天龍時代段氏的頂配是六脈神劍,低配是一陽指。所以大輪明王鳩摩智去云南大理要換取的是六脈神劍的秘籍而不是一陽指。戰神喬峰看見新丁段譽使用六脈神劍,覺得自己是打不過的。而喬峰看到段正淳、段延慶使用一陽指呢,覺得不過如此??梢娏}神劍遠遠超過一陽指。但是到了射雕時代,六脈神劍無疑是失傳了。一陽指成為了大理段家的看家本領。而且還存在cd時間非常長的限制。
我們再來看丐幫,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法是丐幫的兩大絕學,只有幫主才能學。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喬峰似乎就沒怎么用過打狗棍法。降龍十八掌喬峰也用,但并不是他的頂配。喬峰的頂配可能是擒龍功(這里用“可能”是因為也許他還有更強的功夫沒有顯露)。為什么這么說呢?天龍時代有個人叫風波惡(江湖未必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是慕容復的家丁,非常喜歡打架,有點拼命三郎的味道。他一直想找喬峰打一架,但后來看見喬峰露了一手擒龍功就放棄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不過。那喬峰是丐幫幫主,他會降龍十八掌這件事風波惡肯定是知道的,但他自以為還想和喬峰打一架。后來看見擒龍功就不想打了。可見在當時武林中,擒龍功的威力是大于降龍十八掌的。
而到了射雕時代,北丐洪七公的主要法寶就是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法,雖然也有逍遙游等掌法。在到了神雕時代,黃蓉黃幫主應該是不會降龍十八掌的,主要應該是打狗棍法加落英神劍掌加逍遙游加九陰真經。而到了后來的魯有腳和耶律齊,很難想象他們有沒有學全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法。有或者說,沒有雄厚的內力作為支撐,他們的掌法和棍法能有前人的幾成威力。
2.2武功沒落的第二個表現在于越來越依賴于武器的加成。
天龍時代基本上就是掌力與指力的時代。幾個主角喬峰虛竹段譽,都是空手對敵。哪怕是配角,比如掃地僧、蕭遠山、慕容博、慕容復、丁春秋,都是不用兵器的。
射雕時代,五絕主要也是靠內力為主,除了歐陽鋒的蛇棒有一定的攻擊加成,但看家本領還是蛤蟆功。打狗棒更多的是地位象征,而不是神兵利器。郭靖的玄鐵匕首也更多的是寄托意味。
神雕時代,玄鐵重劍和君子淑女對劍確實對武功有一定的加成。但是后來都送給黃蓉打造成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了。
倚天時代,武器的加成有了明顯的提升。本來金花婆婆對戰滅絕師太是五五開,但是滅絕一拿出倚天劍,金花婆婆就不敵了。后來金花婆婆要對戰眼瞎的金毛獅王,謝遜說屠龍刀抵得過一對招子。再后來張無忌對戰風云月三使的圣火令,也是需要倚天劍和屠龍刀才堪匹敵。
笑傲時代,好像就沒出現什么神兵利器。
而到了飛狐時代,武器的作用大幅提升。胡斐的武功遠高于田歸農,但是田歸農一拿出天龍寶刀立馬不敵。后來胡斐得到了冷月寶刀,又立刻反敗為勝??梢娺@時候的武器的作用已經與功夫五五開了。
到了小寶時代,會點穴的就是武林高手。我一等鹿鼎公韋爵爺連火銃都拿出來了。實在不行,二營長,你的意大利炮,不是,你的紅衣大炮呢?
所以綜上2大點4小點,金庸武俠符合一個基本法:年代越久遠,武功越強;年代越近晚,武功越式微。因而要評選天下第一,無疑應該從最前面的年代中尋找。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越女劍阿青。越女劍阿青講的是春秋中吳越爭霸時期的故事。
吳國劍客來到越國參加比劍大賽,最后越國劍客紛紛敗北,也說明了越國在爭霸中失利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擊劍技術不如吳國。但是越國劍客得意忘形,在路上殺羊炫技。結果被牧羊女阿青用一個竹棒打敗。身負復國重任的范蠡邀請阿青訓練越國的劍客。阿青喜歡范蠡,所以答應了。后來越國終于戰勝了吳國,阿青卻發現范蠡真正喜歡的人是西施,憤而行刺。范蠡派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劍士去保護西施,卻敵不過阿青的一根竹棒。阿青在刺最后一劍的時候卻被西施的美麗所驚走,留下一句“她比你說的還要美”后就翩然而去。
但西施仍然為阿青的劍氣所傷,犯了心口疼的毛病。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無論你武功如何高強,都不可能對戰一支軍隊。不然喬峰也不會死在雁門關,郭靖也不用戰死在襄陽。以一根竹棒挑了一支軍隊的。阿青是金庸武俠的第一人。這個天下第一名至實歸。只不過阿青贏得了天下第一,卻沒有贏得范蠡。
關于越女劍的傳說悠遠,散見于正史和野編,最早、最詳盡的記載是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在后來的《藝文類聚》及《劍俠傳》中亦有記載,小說《東周列國志演義》中也有。
《吳越春秋》中有這樣的記載: 《越女劍》“其時越王又問相國范蠡曰:‘孤有報復之謀,水戰則乘舟,陸行則乘輿。輿舟之利,頓于兵弩。今子為寡人謀事,莫不謬者乎?’范蠡對曰:‘臣聞古之圣人,莫不習戰用兵。然行陣、隊伍、軍鼓之事,吉兇決在其工。今聞越有處女,出于南林,國人稱善。愿王請之,立可見。’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
“處女將北見于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于處女曰:吾聞子善劍,愿一見之。’女曰:‘妾不敢多所隱,惟公試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橋(向上勁挑),未墮地,女即捷末(接住竹梢)。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
“見越王。越王問曰:‘夫劍之道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于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劍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酵踉唬骸涞廊绾危俊唬骸涞郎跷⒍?,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看上去好像溫柔的女子,一受攻擊,立刻便如受到威脅的猛虎那樣,作出迅速強烈的反應)。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酵跫醇优?,號曰‘越女’。乃命五板之墮(‘墮’應作‘隊’)高(‘高’是人名,高隊長)習之教軍士,當世莫勝越女之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