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麗新世界》的作者是阿道司·赫胥黎,英國作家,他的爺爺就是當年那位力挺“進化論”、被稱作“達爾文的看門狗”的托馬斯·赫胥黎。他的父親也是生物學家。在兩代人的影響下,赫胥黎對技術發展極為關注,尤其是當時的生物科學技術,使得《美麗新世界》相比《我們》,對未來技術世界的“反烏托邦”描繪更讓人警惕。作為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麗新世界》,在國內一直不如另外兩部(另外兩部是《我們》和《1984》)出名,大概緣于國人對科技的崇拜大于對科技的恐懼。
? ? 《美麗新世界》的切入點是快樂,無意義的快樂。在以亨利·福特命名的“福特紀元”,“制約”是社會賴以運轉的基準:人自受精卵開始就被從試管里調配好,在孵化器中長大的嬰兒會被集體養育,并根據使用需求被分為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Epsilon五個等級,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沒有階級矛盾、沒有人生目標、沒有進步與進化,一切都在極端的生物控制技術和優生學統攝下完美運轉。而壟斷基因公司和權力階層為了保障這種制度,還允許濫交、運用催眠術,并提供一種強烈的精神藥物“唆麻”。所有人都失去了個性乃至人性,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對復雜世界的感知,只剩下被人為限定的快樂。
? ? 如果說《我們》意在突出二元對立的極權主義神話,那么《美麗新世界》就是一則當代科學技術失控之后的寓言。《1984》所描述的集權社會可能在現在的社會難以實現,不過赫胥黎所虛構的這個美麗新世界卻在科技的強勁帶動下初現端倪。互聯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讓人們獲取信息便捷,當然同時也讓人篩選有用信息變得困難。夾雜在各種無用信息的有用信息,需要我們像淘黃金一樣去過濾大量無關信息,提煉那一絲絲有用信息。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個過程太費時間,太耗精力。為了提高大家獲取有用信息的速度,各種科學技術應運而生,比如搜索引擎、推薦系統、屏蔽機制,能夠利用各種先進算法,根據歷史信息進行關聯、推理、排序、推送,快速幫助用戶檢索到有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帶來便捷和高效。
? ? 當然,它也帶來了不好的方面,比如算法越高明,大家就越容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信息,而對于不喜歡的、厭惡的基本很難再處于視野之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定制自己想看的內容的反面是大家可能很難再看到事情的真相,如果說以前需要他人去有意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見識,那么現在這個過程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已經可以自動化完成過濾了。可以想象,隨著日積月累,沒有對立信息、新思想的進入,我們將一直沉湎于自己熱衷的世界,對于其他的世界一無所知,科技加大了我們的偏見與歧視,自動的對不同階級進行聚類,階級之間不再能相互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喜歡的世界里安度一生,做著自以為快樂的事情。看不到另一個世界,就不會有過多的欲望,大家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沒有階級矛盾、沒有人生目標、沒有進步與進化,一切都在科技的安排下完美運轉。大概如惠特曼所說的那樣,“從此我再不仰望星辰,我知道它們的位置十分合適;從此我再不尋求幸福,我知道我就是幸福。”
? ? 這讓我想起了《黑鏡》第一季中的《一千五百萬》,影片描述的世界中,衣著統一的人們都單獨居住在一個個被黑玻璃包圍的虛擬屋子中,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固定的自行車架上騎車賺取點數,交流則通過強大的虛擬網絡,人們有自己的虛擬形象,只需要動動幾個手指頭就可以給自己的虛擬形象換裝,而每日的活動比如刷牙漱口、買食物、玩游戲等活動都會消耗點數。他與《美麗新世界》描述的是何其的相似,值得我們去反思和警惕。科技讓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從未有過的豐富,同時也將我們的目光鎖定在一個個顯示屏上,讓我們的視野、社交、思想日益束縛。在網絡時代,微信拉黑,微博取關,朋友圈屏蔽,我們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像一個像是高高在上的國王一樣,只要動一動手指,所有的不想看見的人和事都會消失。難怪羅振宇在他的《羅輯思維》中曾經調侃道: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就是拉黑,通過各種拉黑機制,我們的世界變得清凈、變得美好,不再充滿聒噪與不愉快。
? ? ? 還記得《穿普拉達的女王》里Miranda對Andrea說的那段話嗎?----“比如你挑了那件藍色的條紋毛衣,你以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認真的選出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藍色的也不是青綠色或琉璃色,實際上它是天藍色的,而你從沒搞清這個事實;而實際上你也不知道,從2002年Oscar de la Renta的發布會第一次出現了天藍色禮服,然后我記得,Yves Saint Laurent也隨之展示了天藍色的軍服系列,很快的,天藍色就出現在隨后的8個設計師的發布會里,然后,它就風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級賣場,最后大面積的流行到街頭,然后就看到你在廉價的賣場里買了它。事實上,這種天藍色,產生了上百萬美元的利潤和數不盡的工作機會,還有為之付出的難以計算的心血……你覺得你穿的這件衣服是你自己選擇的,以為你的選擇是在時尚產業之外,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你穿的衣服實際上就是這間屋子里的人,替你選的,就是從這一堆玩意兒里。”
? ? 生活本來就是痛苦的,你之所以感到輕松,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當然,有時也不僅僅是負重,也可能是奴化。所以,倘若想活的真實,那么就保持好奇,勇于懷疑,不斷探索,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