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媽總在爆炸


Sayings:

周日是母親節。周中聊選題的時候,同事不約而同說起一件事:

自己的親媽,可能是全世界最容易緊張的人。

小象說,“我媽催我起床,報時提前 1 小時都算早”;

賽賽說,“出門前半小時,我媽會一直盯著我上廁所”;

許無說,“一到家就開始接受指令:所有東西,放回原處“;

Cassie 說,“我室友、新交的朋友,還有你們……都吃過我媽做的香腸。特別怕我宅家里,特別怕我沒社交“;

小四在一邊說,“每一條都是我。她老那么催,真的擔心她爆炸。”

媽總是嫌孩子懶,孩子不懂媽為啥總在催,大概是當代家庭生活的一個基本矛盾了。

今天的推送,各位同事系統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媽媽能多緊張:

——來看看里面有沒有你媽的影子。

媽,咱啥時候能歇歇啊?

作者:新世相編輯部

個人生活:

催我早起,報時提前 1 小時都算早的

@小象

一回家,不管那天有沒有事需要早起,我媽都要催我起床。

報時永遠有時差,提早 1 小時都算早的。

都九點了還不起來!?

——我抬頭,七點二十五。

都十點了還不起來!

——我抬頭,八點。

最后,她會開始掀我被子。

馬上就十一點了你怎么還躺!

——我抬頭,剛九點十分。

我要是再不起,她就趁我閉眼的時候悄悄進來,突然打開吸塵器,在我腦袋邊上吸地。

早上起來必須要喝水。端著杯子追著喝,不先喝水不給吃早飯。

“來,早起一杯水,排出一天毒。”

無時無刻都要讓我吃水果。

對著電腦寫稿,我媽抱著柚子在我旁邊剝,喂到我嘴邊說:“吃水果。”

做飯時也會隨時呼喚我,把切剩的黃瓜頭或者西紅柿根兒遞給我:“吃水果。”

也不管這是不是水果。

提前一個季度讓我穿秋褲。八月份找出來,九月一到就讓我穿。

一刮涼風就開始嚇唬我:你信不信我把你牛仔褲都鉸了,你這樣老了腿都得鋸斷。

當然我有時也會深深意識到她說得對。

今年 1 月,和朋友出去 party,為了美就穿了個大衣加打底褲,出門前美滋滋地發了個朋友圈。

結果我媽留言:等著感冒吧,凍不死你。

果然出門十分鐘我就被風刮得流鼻涕了。? ? ? ? ? ? ??

最后灰溜溜找朋友借了件羽絨服,時尚趴變成了溫暖趴。? ? ? ? ?、

沒辦法,親媽的確是親媽。

家務:

一到家就接受指令在屋里游走,

把所有物品放回原處。

@許無

時常覺得,我媽做家務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阻礙,不是灰塵和垃圾,而是我。

在家的日子,每時每刻都在接收指令:

——怎么又不關燈?

——遙控器放回茶幾上了嗎?

——又把手機擺桌邊,一會又摔碎了!

接著我就游走在家里的各個角落,把所有物品都放回原處。

我媽說,她理想的世界,是在她收拾好房間的那一刻,時間就靜止了。

我和我爸再也不會亂翻亂放了,在永恒的整齊中體會家庭的快樂。

對于我是最大阻礙這件事,在拖地時體會最明顯:

拖地時我媽會先尋找我的位置,然后拿著拖把杵我的腳。

在她的驅趕下,我一步步被逼到墻角,無助地在那站著。

她說等地干了我才可以移動,然后她就長舒一口氣,休息去了。

拖鞋也是我媽的心病。

——據不完全統計,我家有過 23 雙拖鞋,臥室床底下、客廳沙發下、餐桌底下,都會出現拖鞋。

而門廊鞋柜,則經常空空如也。

所以每次我媽訓我的時候,我就老老實實聽著,不停地點頭。

畢竟在做家務這件事上,我確實沒起到過什么正面作用。

社交:

同事、領導、新交的朋友、我室友…

每個人都吃過我媽做的香腸

@Cassie

我媽最見不得我宅。假期回家我只想躺尸,連客廳都不想去。她就找各種理由讓我出門。

——媽我想喝可樂。

——家里沒有,自己下去買。

買完回來發現我爸在喝可樂。

經常恐嚇我,說我以后會孤獨終老,每天吃過期食物。

——還不如毛毛,毛毛還天天想著出去玩。

毛毛是我家狗。

有時候還會耍點計謀:她有個閨蜜,每次見我都問啥時候結婚,特煩。

我媽想讓我出門,就約那個阿姨來家里聊天,逼得我一聽她名字就趕緊約朋友出去。

回北京了以后,我媽也會遠程逼我社交。

——你那個老同學現在怎么樣啦?在哪兒工作啊?約出來玩兒嘛。

——你室友是做什么的?你的香腸也分她一點嘛。

——北京的那個阿姨你周末買點東西,去她家問候一下。

——你跟領導同事要搞好關系,他們喜歡吃香腸不?

上面說的香腸都是她自己做的。我每次回北京,至少要帶1/8箱子的香腸。

同時還要催我定期聯系親戚。

每次打完電話,都催我給舅舅舅媽姑姑大姨打電話問候,感覺她心里有個電話簿。

特別愛說“外婆身體不好,萬一怎么怎么樣就沒機會了……”這樣的話。

現在每周我都會時不時問自己一句:今天你給外婆打電話了嗎?

托我媽的福,我在 1700 多公里之外也過著操心也被操心的日子。不至于孤獨終老。

旅游:

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燒熱水,

所有杯子都要涮一遍。

@賽賽

跟我媽出去旅游,得提前給她買靜心口服液——找不到她不會緊張的事。

干啥事都要有提前量:酒店提前一個月定,行程兩周前確定好,提前一周開始看天氣預報。

理行李,裝好多濕紙巾和特別大罐的防曬霜。每天的衣服和鞋也要事先想好。一邊收拾一邊怕超重,東西拿進拿出。

我有時候看著心累,會嘟囔幾句

——帶那么多干嘛啊?出去玩兒輕松點行不行?

——到時候拍照沒衣服穿,你又跟我吼。

然后我就老實了。

出門前半小時,一邊在廚房里切蘋果帶著路上吃,一邊盯著我上廁所。

到了酒店,第一件事就是燒熱水,把漱口杯喝水杯燙一遍。

毛巾是絕對不用的,只會鋪地上當淋浴間地巾。

以前不屑一顧,覺得臟能有多臟?

直到去年爆出來五星級酒店各種衛生問題,才深感我媽英明。

大家都說到了這個年紀,和媽媽出去都是我們照顧她。

其實我也就是看看攻略買買票,到了地點認認路,以及拍照的時候幫她找找角度。

真的生活起居,還是我媽費心。

但有時,我們也會嫌棄媽媽磨蹭…

@所有人

小象說,每次要出門了,我和爸爸都穿好鞋在門口坐著,媽媽還要收垃圾、關電源、檢查門窗和煤氣;

賽賽說,搞大掃除,我媽這個也要洗,那個也要洗。一開始只是床單,后來窗簾沙發套都扯下來了;

許無說,陪媽媽去超市,車里堆了一堆,她還總覺得有樣東西忘了拿;

Cassie 說,家里來客人,媽媽永遠在廚房忙沒法上桌,怎么叫都叫不來;

——除此之外,衣服還沒收、床還沒鋪好、給親戚的東西還沒帶齊、地上又有頭發了……真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能忙完。

寫在最后:

對于上面這些,媽媽常會說,“沒辦法,就是操心的命”。

但是當媽媽還不是媽媽的時候,可能并沒這么覺得。

當媽了以后,腦子里會開始有一整張 Excel 表格,密密麻麻列著所有要做的事。

——所以總是很焦慮,總是很緊張,總是怕出亂子。

每個媽媽都是家里的 CEO,腦子里裝著一整個家的日程安排。

那些平靜、不出亂子的家庭生活,背后都是媽媽看不到的調遣總控。

這部分的工作是隱形的,常得不到足夠的承認。

小時候被催得老想發脾氣,如今回頭看,還是得感謝媽媽這么多年的緊張。

但長大了以后,還是很想和媽說一句:

“媽,別繃著了。家里亂點,天塌不下來。”


讀后思考:

你媽緊張起來,能有多緊張?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是一個情商很低的人,不太會表達自己,不會緩和氣氛,也不會找話題,和一些人在一起的總是會覺得別扭,但身邊有幾個情商...
    涂曉聞閱讀 633評論 3 51
  • 需語言觸覺我們就能注意到一個人。在上一篇的最后我們已經提到“握手”是你應當充分利用和予以重視的得力助手。事實上,我...
    策劃人曾宣潭閱讀 417評論 0 0
  • 日前,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國內首份房租收入比報告《全國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長沙房租收入比如何?年輕人的租房壓力怎...
    時尚仙女閱讀 217評論 0 0
  • 發現自己的天賦-80%的人對天賦錯誤理解 我上一篇的知識點的系統化記錄,講到了發現自己的天賦-個人的價值定位,那么...
    劉亮leo閱讀 2,254評論 0 7
  • 一場春雪過后,春天真的來了,在公園里我看到泛綠的柳條,在單位我看到冒出芽尖的冬青,就連家里的幾盆吊蘭也生機勃勃起來...
    b7a019f3cbb9閱讀 462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