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課成為任務

? ? 今天上午第四節,按照學校教科室的統一安排,英語組要去聽的是齊老師的一節八年級的公開課。

? ? 離上課還有不到10分鐘,我到了齊老師授課的八4班教室里。在等待開始上課的過程中,陸續來了七年級的四位老師(七年級組共有11個英語教師),其中趙老師來時手里拿了一沓紙,似學生完成的聽寫,估計是要邊聽課邊批改;來了八年級的四位老師(八年級也共有11位英語老師),其中朱老師是英語教研組組長,是這個聽評課活動的組織者。快上課時,該班的班主任也過來了,還來了語文教研組的組長,最后,在上課鈴響過了幾分鐘才進來的是學校主抓教研工作的一位副校長。加上我,一共11個老師過來參加這一節的聽課活動。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九年級的9個英語老師一個也沒過來。

? ? 開始上課了,從齊老師說第一句話開始,坐在我左邊的幾位女老師的竊竊私語聲就也開始了,偶爾聽見一兩句,發現這幾個人談的居然是與這節課無關的內容,他們好像既不在意周圍的學生,也不在意正在努力上課的齊老師。課大概上了20分鐘,七年級的那個手里拿的有學生聽寫的結果要批改的趙老師率先站了起來,往外走時,看了我一眼,小聲說:“我第四節有課。”算是給自己的早退作解釋。這里要說明的是由于,午餐錯峰吃飯,七、八、九三個年級上課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又過了十幾分鐘,又站起來了兩位七年級的老師,要早退的理由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一節課真正完整聽完的只有八個人。

? ? 上完課該進入評課環節了,在英語組組長的帶領下,我們找了間辦公室坐下。英語組組長先問了問齊老師的授課意圖和預設,就直接點評了起來。點評完,她點名讓我點評。我覺得齊老師這節課上的算是比較有型的聽說課,個別環節打磨、修正一下,完全可以當一節高級別的優質課或觀摩課或示范課去上。我也說出了這節課三、四個要注意的設計和實施有問題的地方。評課的氣氛很融洽,但這個評課環節就只有我們兩個發了言。除齊老師、我和英語教研組長之外,評課現場就只剩下了一個七年級的英語老師,一個八年級的英語老師。也就是說評課環節只有四個參加聽課的老師出席了,連那個主抓教研工作的副校長都沒過來。

? ? 我能夠料到:當檢查聽課記錄時,所有英語組老師的聽課記錄本上都會有聽評這節課的所謂“記錄”,有記錄也就說明學校安排的聽評課活動是在按部就班的有序進行著的。但這活動的效果又如何呢?

? ? 對于像齊老師這樣的執教老師來說,這樣的一節課肯定是要花時間竭盡全力去準備的,哪怕只有一個人來聽課,誰不想讓自己在別人面前盡善盡美一點呢?而對于聽課或應該去聽課的老師來說,記錄上有過這樣的聽課痕跡,對自己的教學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那記錄只不過是完成了一件所謂的應檢的任務罷了。這樣的一節課結束后,執教老師難以聽到有真知灼見的建議,而聽課老師也難以從別人的課上學到有價值的東西或可以觀照自己的課堂、讓自己的教學得到改進和提高的東西。這樣的活動是不是完全就是一個形式呢?而這樣形式化的工作還只有不到1/3的人在做,在認真做的比例又會有多少呢?

? ? 這就是我們學校目前最典型的工作狀況的真實寫照。不敢往下想,想多了都是自尋煩惱。而我最擔心的還不是這種普遍存在的工作狀況,而是擔心自己的沉淪和被同化……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