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夜11:06)
一粒水滴掉到臥室的雨棚上,奏出有韻律的啪,樓下的狗偶爾汪幾聲。這兩種聲音都沒有身旁老公的鼾聲來得踏實,不如雷,卻也絕對是有分貝的,像鋸子,鋸開本來就不寧靜的夜!
(12/4早上7:48)
周日不用上班,可以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此刻他們還在睡夢中,我因為要寫時間隨筆,從熱被窩里爬出來。
寫作是一件能帶給我動力的事,不斷修飾字句以求精準,在文字里檢審過去,構思未來,立足當下。所記錄的哪怕是些日常瑣事,也因為有了創作的靈感而使生活得到升華。越寫,就發現越多可以寫的;越寫,就寫得越流暢順遂。
(10:25)
我在銀泰花園安妮花閱讀館的一樓大廳,兩個寶貝在樓上上課。這里的英語課是他們喜歡的,聽說要來安妮花,一早就開始興奮期待。
哥哥說,很喜歡Cici老師,她很有趣;妹妹還表達不出什么看法,她只知道用掙來的花卡換玩具,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英語學習在我的印象中是有點枯燥的,沒想到在這里卻能激發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不得不讓我佩服安妮花的課程設計和理念。他們施了什么魔法,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呢?
這里的館長方老師說:“安妮花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正常模式,從聲音入手,在語境中自然學習。”
每次來上課,方老師都在門口相迎,高挑溫和的他有一種磁性,既能吸引孩子,又不至于讓孩子放肆,亦師亦友。
我們報了磨耳朵課程的五節課,已經上了三次了。后來我才發現,英語學習光靠五節課是遠遠不夠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孩子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學好。
迄今為止,我在孩子們的學習上有點怠慢。我想的是等到孩子們對學習有熱情的時候,我再助推一把,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就更增長對學習的興趣。目的就是讓學習變成一件愉快的事,一件讓孩子們很愿意去做,且能夠樂在其中的事;而不是很苦很討厭,被逼著被壓著去做的事。我在等著合適的時間,激發孩子對學習的主動性。
近來兩個月,兒子對數學很感興趣。從十以內的加減法到九九乘法表,常常念叨著,還總讓我給他出題。今早過來安妮花的路上,他自言自語:“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十十!”我心里一驚,十十,原來他的邏輯是這樣的。其實按著順序往下推,有這個結果也是很正常的。是我們的思維被固化了,才會去糾正和限制孩子的思維。我還是忍不住告訴了他:“不是十十,是一百。”我記得他之前也說過“十百”,孩子的思維多淳樸可愛。
(下午5:34)終于得了片刻寧靜,可以在筆電上敲字。
從安妮花回來,孩子們一直玩鬧到剛才,吵得我頭都炸了。我真的是個需要個人時空的人,太喧囂會榨干我的精力。此刻的寧靜,真是清爽,窗外有輕柔的鳥叫,在文字中,我可以與自己的內心連結。
多虧自己定下了日更千字文的計劃,雜亂的內心可以在寫作中被梳理。我藉此從新得力,再次面對嘈雜的世界。
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與自己相處的方式,于我來說寫作是其中之一。寫作,可以讓我體內浮躁的細胞沉淀下來,沉浸在綠色的心靈氧吧里,她們什么也不干,就在那里呼吸新鮮空氣,吐納自然,呈現生命最原初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