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中國人很熟知的一個口號。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由高度地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理論依據便來源于此。
我們熟知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多少人理解其中真正的含義呢?有人會說短短12個字有什么難理解的,實踐就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聽起來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對于稍微了解哲學的人來說,往往哲學中短短的一個詞語一句話是被高度濃縮的,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 物自體,存在即合理等等。下面我們將緊扣高校課本要講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來龍去脈。
首先大家不用緊張和費腦,筆者盡可能的少寫專業術語和枯燥乏味的書面語言,即便有引用課本內容也會有通俗解釋,筆者認為所有復雜的東西都可以用生活中最簡單最直白的語言和思維表述和理解。如果你讀完我的文章還沒有理解我的主題,那么對筆者來說勢必是失敗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首先我們會提取幾個關鍵詞,那就是實踐和真理!那么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真理。
課本是這樣解釋的, ? ? “真理”是個認識論概念,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類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好吧,我承認這些鬼話真枯燥。說白了,這句話的中的 主觀代表我們的大腦 我們的思想,客觀就是外在世界的所有事物及其規律,什么 花花草草 大山大樹,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文化等等都屬于客觀世界,亦可以理解為客觀就是我們 看得見 摸得著的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運動規律,還有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比如經濟現象,社會現象等等也屬于客觀世界范疇。真理就是我們的意識要正確認識世界上 看的見 看不見 摸得著 摸不著的所有事物。意識要正確認識外在事物才是真理,錯誤的認識就不是真理了。
接下來要說的是真理的幾個性質 客觀性 相對性 和絕對性(保證不枯燥, 也可以直接跳過三個內容 直接看后面的總結,其不影響理解)
真理的客觀性 ?主要是指真理性的認識中包含著不以人和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課本)。 這句廢話的意思主要是說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 就是因為真理是從客觀世界發展來的,舉個例子,你餓了 就會發現吃東西就不餓了,你明白了一個真理就是餓了就要吃東西,吃了東西就不餓了,你會發現這個真理是客觀的,你餓了一定要吃東西才能不餓。不會因為,你自己意淫自己不餓 就真的不餓了!
真理的相對性 就是說我們人類目前所有的真理中,隨便拿出來一個真理,這個真理也只是某個領域的,有局限的 不完全的,不能靠一個真理把世界上所有零零總總事物的所有方面解釋完全。就比如 牛頓力學只能解釋宏觀低速的物質世界運動規律,而解釋不了人性為什么是自私的。你或許會認為世界大到無窮大,小到無窮小是個真理,但是也解釋不了為什么會有通貨膨脹。你認為道家的陰陽學說是真理,世界就是兩極分化的,比如男人和女人,硬和軟,熱和冷,但是陰陽學說怎么解釋會有地域歧視這種現象?這些“真理”僅僅在某個橫向維度或者某個縱向維度有正確的反映,只不過有的真理站的維度更高一點。所以真理是相對的,不能解釋所有事物的所有現象。
真理的絕對性 ? 是說盡管人類認識世界的真實樣子還遠遠不夠,但是我們越認識越探索世界,世界就越清晰。也就是說,因為我們越來越探索世界,所以世界就越來越清晰,這個因果關系是絕對的。
真理的客觀性 相對性 和絕對性 混搭在一起,就是說真理一定要是客觀的,真理是從世界中來,再回到世界中去,但是真理也必須要被人的大腦正確認識,才能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所以真理就有兩個必要但不充分的條件,一個是人的大腦意識,另一個就是外在的客觀世界,這兩者要彼此融合好才能成為真理,人的大腦不能拋棄客觀世界,隨便在大腦意淫個規律就是真理,客觀世界所有的事物也不能未經人的意識正確篩選 就認定它是真理。
那么檢驗真理正確與否 是不是也應該找個包含著人的大腦意識和外在客觀世界的事物。
唯一一個這樣的事物就是實踐了。什么是實踐?實踐就是人在改造世界,就是人通過自己的大腦自己的知識改造世界,那么實踐的兩個必要充分條件也就是人的意識和客觀世界,只有人的意識 沒有客觀世界何談改造 ,只有世界 沒有人的意識也不是改造,所以人和世界在一起,人通過自己的大腦改造世界才是實踐。
人的大腦意識(主觀)和外在客觀世界(客觀)是實踐的兩個必要充分條件!
那么要檢驗真理對不對,必須找個同樣的事物也得包含著主觀和客觀。
成為真理不僅要有主觀和客觀,兩者還得正確反映彼此。
那么實踐只有人的大腦意識(主觀)和外在世界(客觀),至于這兩者是否能正確反映彼此 , 那么就等著檢驗吧,檢驗通過了就是真理 檢驗不通過也僅僅只是個實踐?。。。ㄒ庾R錯誤的反映客觀世界 舉例:汽車以地面為參考明明是運動的,意識卻認為汽車是靜止的)
總結一下
實踐的兩個必要充分條件是主觀和客觀(人的大腦意識和外在客觀世界)
真理的兩個必要不充分條件是主觀和客觀
實踐和真理 相差在于 主觀是否能正確反映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