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李維就離開了他遇到王靜的城市,回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鄉小城。他遵從父母的心愿,成了一名公務員。在回來之前,他已經預見到了自己波瀾不驚的生活。回來后,他果然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每天回父母家吃飯,生活簡單而平淡。
而王靜,則在離開李維的不習慣中感覺到了孤單。再沒有人會騎著車帶她在校園閑逛,也再沒有誰會突然出現在她的教室窗邊。雖然兩人打爆的電話卡壘起來有《新華字典》那么高,短信加起來都可以湊成一部長篇小說,王靜仍然覺得一個人的時間特別難熬。
每次聽到《親愛的你怎么不在我身邊》那首歌,她都會覺得鼻酸。她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么要幫李維做那個選擇。她也不知道那個選擇到底是否正確。可她唯一沒懷疑過的,就是她和他的感情。
不久,考研報名要開始了。在遇到李維之前,王靜是打算考研的。她并不是太喜歡自己現在的專業,打算通過考研換一個自己更喜歡的專業。所以,她一直在看書準備。遇到李維后,特別是李維回家后,她開始猶豫,究竟還要不要按自己的計劃去讀研究生。
她早就想好了要去的學校和專業,可要真考上了,那就意味著她和李維還得持續三年的異地戀。她并非對他們的感情沒有信心,只是一想到三年都將一個人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而他也將很長時間不能在她身邊,她就覺得難受。
這一次,李維幫她做了選擇。他在了解王靜的糾結后,幾乎是毫不猶豫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堅定的支持她去考研,并相信她一定可以達成所愿,考入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報名的那天,李維一大早就給她打電話,提醒她準備好資料,趕快去報名。這件事情讓王靜特別感動,她覺得一個能鼓勵和支持她去追逐夢想的男人,才是真正的愛她。而李維,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不負他對她的鼓勵和信任。
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畢業前,她收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第一個念頭就是把這個消息跟李維分享,可是,那天,她沒有找到他。李維的電話一直沒人接。
整晚,王靜都在黯然神傷。她突然覺得,即使是那么親的兩個人,那樣深的感情,也敵不過遙遠的距離。她只能靠著電話短信去感知他的存在,在最開心或最難過的時刻,他連一個擁抱也給不了她。
不久,王靜畢業了,獨自去了另一個城市讀研。三年的日子,她除了上課和泡圖書館,幾乎都宅在宿舍。
他倆還是每天電話短信,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生活。他告訴她自己換到了別的部門,工作比之前忙碌很多倍,領導要求高,同事難相處,工作壓力很大,過得并不開心。每次王靜除了力不從心的安慰,也不知道還能說什么。
她的安慰和鼓勵,在李維那里似乎并不能為他解決什么實際問題,畢竟,他所經歷的是她還不曾遭遇的難題。而他,總覺得象牙塔的她太天真,聽多了她那些熱情洋溢的鼓勵和雞湯式的安慰,他也漸漸地有意識的回避那些不愉快的話題。
慢慢的,兩人之間的通話越來越短,沉默越來越多。連短信也開始變得精簡。有時候,王靜很想和李維好好溝通,她發了長長的短信去剖白自己的內心所想,他卻往往未能及時回復,即使回復,也是很簡單的一句“在忙”或“知道了”。
每次,王靜看到這樣的短信,都在內心嘆息。她覺得李維也許根本沒有認真看完自己的短信內容。也許他是真的忙到沒時間,也許是他再也沒有以前那樣對她在乎。距離,也許真是可以改變愛情的東西。
她覺得他們倆的感情在日漸消耗,就像一個有了裂縫的玻璃瓶,瓶里的水在一點一滴的流逝,總有一天會見底。盡管,誰也沒提過要分手,可她開始懷疑自己當初讓李維回家的決定到底是否正確。畢竟,現在的他過得并不開心,而自己也遠沒有過上想象中那般充實而有意義的研究生生活。
王靜開始對生活感到厭倦。仿佛一夜之間,她所有的堅持和目標都失去了意義。有段時間,她從早到晚一直待在宿舍,連課也懶得去上。除了下樓拿個外賣,她哪兒也不去。情緒低落到極點的她每次拿起電話想打給李維,可是一想到兩人的對話可能又會以沉默收場,她就放棄了。
如此頹廢的生活在室友加閨蜜一薇的一頓臭罵中結束了。一薇罵完,拉著王靜去一家雜志社兼職,緊張忙碌開始填滿了她的空余時間。她常常是回到宿舍洗個澡就倒頭睡覺,無暇再去顧及李維今天有沒有給她發消息。而李維,似乎壓根沒有感覺到王靜的變化,依然每天睡前準時發條簡單的消息。
生活似乎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