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剛剛進入職場的上班族和即將進入職場的同學對b2b,b2c等商業模式不算太了解,或者只是淺層次的知道含義而沒有研究過。前一段時間,有幸見到了紅旗科技的白總,在聊天的時候說到了這些模式的價值和發展趨勢,讓我受益匪淺,外加一些別的前輩和創業者對我的指導,覺得進入職場的人都應該了解一下,所以分享一下理解,為了自己的行業發展和職業規劃,當然這些內容也是創業者必須了解的。
基礎概念
O2O
分為四種運營模式
1.online to offline 是線上交易到線下消費體驗
2.offline to online 是線下營銷到線上交易
3.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 是線下營銷到線上交易再到線下消費體驗
4.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 是線上交易或營銷到線下消費體驗再到線上消費體驗
通俗說法:就是我成立個公司賣東西,你來買,但是要你自己來拿
比如:保險直購,蘇寧易購,大眾點評,美團等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是企業間的 B端是指企業
通俗說法: 就是你也成立了公司,買我公司的東西
比如:阿里巴巴。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是商家對個人
通俗說法:就是我成立個公司賣東西,你來買
比如:當當、京東等等。C2C
business to consumer consumer to consumer 就是個人對個人的
通俗說法:就是我賣東西你來買
比如:淘寶個人開的小店。
C2C和B2C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用了物流,所以物流行業的發展速度才這么快
網上流傳了一個口訣,個人感覺很貼切,貼出來分享一下
B2B有三寶:企業、中介、溝通好
B2C有三寶:品牌、渠道、銷售好
C2C有三寶:你開、我買、支付寶
O2O有三寶:線上、線下、一起搞
還有一些不算太主流的,這里也簡單介紹一下:
B2B2C(企業對企業對消費者)
C2B(T)(消費者集合競價-團購)
B2F(企業對家庭)
BAB(企業-聯盟-企業)
P2C(生活服務平臺)
P2P(點對點、渠道對渠道)
B2S(分享式商務,或體驗式商務)
B2G(政府采購)
G2B(政府拋售)
B2M(面向市場營銷的電子商務企業)
M2C(生產廠商對消費者)
深度解析
O2O模式剖析
在前一段時間,餓了嗎、美團外賣還有百度外賣等外賣配送行業的價格大戰,外加滴滴和uber的價格大戰,雖然讓普通民眾受益,但是我們在吃到美味和便宜飯的同時,也在感嘆運營商這錢砸的可真厲害,這些企業的共同點就是金錢貼補、花大價錢營銷外加打價格戰,從而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來打垮對方平臺。 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現象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大大小小的企業主們都把O2O看成了電子商務投胎再世,憑著當年電商摧枯拉朽的余威正勁,足以讓O2O的擁護者中規中矩地圍著“O”來畫圈圈。不越雷池半步的創新,“O”這把虛火自然煉不了實體店的這顆金丹。
但消費者為什么愿意將支付和消費相分離?只可能緣于一個原因:“線上支付,線下消費”的方式解決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解決的問題。那支付與消費相分離的方式解決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O2O模式價值的全部?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先要想清楚接下來的這個問題:O2O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當消費者擔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購買方式,出現問題投訴無門時,線上支付的方式,能夠讓類似于“7天無理由退換貨”、“給差評”等消費者利益優化的快速操作迅速實現,網上支付中出現一個信得過的第三方信譽平臺成為中間擔保,消費者利益得到最大保護,消費者自然愿意改變。就如當年刷卡消費推廣時,銀聯作為一個擔保平臺,在信譽和便捷的問題上,瞬間秒殺了現金交易的種種弊端,人們自然樂于接受。同樣,刷卡只是支付方式的轉變,它也不能代表商業運作的本身。
所以能看出O2O的最重要的就是讓消費者信賴,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服務。那么問題和弊端就來了,我們一個平臺或者企業,把競爭的核心價值拋出去了,就好比分配到了用戶身上,我們依附的是用戶體驗和感受,其實企業本身沒有了核心價值了,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段時間的餓了嗎大戰,真的是比誰的服務好,這樣下去真是勞心勞累還費錢。而且,如果某一方被打敗了,都不用想企業會被收購,因為本身沒有核心價值,誰收購也是重蹈覆轍。不像B2C和B2B等模式,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都是保留在自己企業內部的。 所以看到現在如此熱門的O2O公司,不要被龐大的客戶量蒙蔽了雙眼,希望你能夠分析好形勢,想好了再去趟這趟混水。
B2B模式剖析
任何創新,包括商業模式和渠道模式的創新,必須為社會帶來價值,否則都將半路夭折。這個價值包括增值、降本、以及良好的消費體驗,B2B作為渠道創新,也不能違背這個根本?,F在讓很多經銷商,尤其是渠道商睡不著覺的地方在于,大B的介入,有資本做靠山,流量做平臺,占據區位優勢,居高臨下,一馬平川,自己苦心孤詣經營的那一畝三分地,仿佛別人家的囊中之物,取去不費吹灰之力。而我的觀點,恰恰相反,B2B時代到來的時機還未完全成熟,即使時機成熟,其過程必然艱險,其命運必然多舛。
大B進入B2B領域,會不會對中國的商業格局、尤其是供銷格局產生影響,我的看法是,肯定會,至于這個影響是好是壞、是大是小,需要分情況來看。大B企業固然有他比較龐大的核心技術,這點固然不是短時間可以超越哪怕是模仿的。但是我的觀點是,對于B端的服務,小范圍做專做精,這是一條很好的道路,而且也更穩固,雖然企業小圈子小,但是核心競爭力是很大的。 還有本人比較看好的就是小范圍的B2B服務和渠道拓展,去到二線城市等競爭不算激烈的地方去分蛋糕,如果有一天,大B企業真的來到二線城市競爭,我想你多年的渠道積累和服務,大B企業也是競爭不過你的,強龍壓不住地頭蛇的觀點,在B2B里面很有體現。
在這里我想提一點例子,淘寶和京東做這么大,絕對是領導者的發展趨勢眼光所決定的,京東、阿里將B2B資源投入到中國農村的物流體系和產品體系的改進上,互聯網去農村啃骨頭,而不是在城市搶肉吃,這是中國的幸事,行業的幸事,雖然這違背商業逐利的本性。所以,我一直歡迎淘寶走到農村、京東去到鄉鎮,加速品類豐富和貨品流通,為五六線、甚至七八線山區的消費者改善生活質量、提升生活品質。
結語
在個人的觀點上,本人只剖析了這兩個模式,我想有心的人都能夠有自己獨特的分析和理解,希望朋友們能夠給我多多留言進行交流,也可以寫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