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已經(jīng)大結(jié)局,不過早在大結(jié)局前幾天我就棄劇了。不想在看下去。
劇情來源于生活,但卻比生活更通透直白。我棄劇,是我害怕面對劇情接下來的矛盾白熾化,害怕看到十多年的感情面臨崩盤,不論是賀涵和唐晶的,還是唐晶和子君的。
但我知道,他們再也回不到從前。
人人都渴望穩(wěn)固的感情,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連很多動物在失去另一半的時候都會選擇殉情。
子君當了十多年的富太太,十指不沾陽春水,穿的全是高端定制,以為這就是一輩子。但是,她還是失婚了。她失婚后,友情一路加持相助,幫她開拓人生更寬的路。她想留住這一輩子的情誼。最后卻一樣覆水難收。
失去的就是失去,得到的卻未必永恒。
《穆斯林的葬禮》中,韓子奇原本是一個跟隨老者朝圣的孤兒,后來他路過北京留在了奇珍齋,開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韓子奇的前半生,從一個孤兒逆襲成聞名北京城的古玩大家,被同行贊譽為“玉王”,盛極一時。后來戰(zhàn)爭爆發(fā),他帶著收藏品去了國外,這是他人生的轉(zhuǎn)折,也決定了他后半生的命運。
他的前半生愛玉、癡迷于玉,幾乎近于魔怔。收藏品都是中國玉的珍品,樣樣價值連城。而他的后半生就是一個守玉奴,半生不得幸福,臨死了才后悔莫及。
他年幼時跟隨的老者曾說過,錢財是浮云,是糞土。穆斯林的信仰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圣地麥加。韓子奇在去的路上遇到了玉的長河,令他癡迷,決定一生追隨玉,為玉而生為玉而死。
末了,他害怕真主阿拉不會原諒他,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穆斯林。
當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孤兒到名滿京城的玉王時,他一定想不到,他會有這樣的一天。
前半生事業(yè)風生水起,家庭幸福和睦。后半生雖回到祖國和家庭,但心里卻開啟了半生的顛沛流離和惶恐不安。
他收藏天下玉的珍品,藏了一生,末了卻被這些玉所累還連累了后人。
最后他大概也明白了,他后半生的愧疚和不幸福也正是源于這些玉。為玉放棄了一生最愛的人。
在玉的歷史長河里,沒有人是玉的得到者,人人都是玉的守護者、暫時保存者。你死了,他們流向別處,為別人所得。別人死了,又流向其他人。
他從無到有,從得到中失去,在失去中愧疚,在擁有中不安。得到的未必永遠都在,但失去的一定不在。
最后,他在遺憾中死去。
我們的前半生,多半簡單而執(zhí)著。為著得到而勞苦奔波,后半生停下來了,才有心回顧這一生。
前幾天,我得知有一種相機叫變老相機,就是通過你的照片看到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后的你的模樣。我?guī)е闷娴男膽B(tài),下載了這個軟件,迫不及待的玩了起來。
一個滿臉滄桑一臉黑褶子和老年斑的已經(jīng)變形了的臉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一愣,繼而全身心驚肉跳,尖叫著扔掉了手機!這個老巫婆怎么可能是我!我不要!
那是六十年后的我,如果我身體健康,未來兒女孝順,我或許還能坐在陽臺前的太師椅上曬曬太陽,看看天空。如若不然,我癱瘓在床,即使兒孫有心為我,我也不想拖累他們。若是不孝,死了到是解脫。
想來我六十年后,生命的意義不過就是靜靜的看著外面已走不動的世界,偶爾回想我一生值得回憶的東西。
六十年太遙遠,還是看看二十年后的自己吧。我已然是一個長了皺紋的老阿姨了。我看著她,她看著我,突然嘆了一口氣。我嚇得心里一驚。我多么心虛啊。
我拿什么面對二十年后的自己,二十年后的我又將如何回憶二十年前現(xiàn)在的自己呢?
不要把人生期許的太長遠,因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不要為不得而郁郁寡歡,因為人生不只是眼前的得與失;更不要因為得到而得意忘形,因為得到的東西未必不會失去。
我們的前半生,尚且偷點懶抱著僥幸的心理。而我們的后半生,卻不可馬虎。
后半生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活出自己實屬不易。不會再有心有天高的志向,有的只是踏踏實實把生活過好。開始講究很多東西了,但也不會在苛求盡善盡美。會重視父母的身體,孩子的教育,家庭責任感會越來越強。
那個時候,你發(fā)現(xiàn)生命在做減法。時間在流逝,生命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生活上也在做減法,放下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只專心于自己的家庭和興趣愛好。
如此,也甚好。
堅守初心,珍惜眼前。
關(guān)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