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沒有春
李麗最近心情糟透了。
李麗是一家公司企劃部主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李麗所在公司業績有所下滑。公司決定進行變革,成立了變革項目,李麗是項目經理。
由于變革涉及銷售部組織變革等各種利益,李麗的變革方案屢屢跟銷售總監匯報時受到各種挑戰和批評。項目遲遲沒有進展,李麗向部門總監求助,卻因李麗之前接替了林晨的位置,而林晨深受這位總監的喜愛,每每求助,總監都不痛不癢扔回一堆問題。李麗覺得很委屈和焦躁。每每工作到深夜,項目卻還延期了。
回到家里,婆婆埋怨她一個女人天天不著家,娶她有什么用。同時,李麗對婆婆的生活習慣,如用嘴嚼飯喂孩子的方式有諸多不滿。家里也是時有爭吵,先生夾在中間,且李麗總是晚歸,漸漸的也有了抱怨。
其實李麗是遇到了人都難以克服的三個偏見,立場、情感、認知。
1.立場的偏見。
變革要動到銷售總監的地盤,就算他明白李麗的方案或許真的能帶來公司業績的改善,他也難以接受讓“外人”來動自己的的盤,要動也應該我自己來動啊。這就遇到了立場的偏見。
立場的偏見,要學會從雙方的共同利益著手, 尋求雙方都可接受的共同目標,把雙方從“我”、“你”走向“我們”。《巨嬰國》里說國人多數都處在口欲期,還沒走出共生期,容易陷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情境,要學會“我是我,你是你,我們在一起”。
2.情感的偏見。
企劃部總監喜歡林晨,而他認為李麗擠走了林晨,心里當然不喜歡她。有人可能要問那是否要盡力去討好他呢?不,討好別人不如做好自己。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就是心里明白就好,誰還沒有自己的喜好呢!雖有點阿Q精神,但對別人寬容其實也是對自己的寬容。心里明白,就能做到坦然,不會氣憤委屈。當然,換位思考,也要盡量避免自己陷入情感的偏見,至少做到盡量公平。人都容易受人、事、物的影響,現在流行的“斷舍離”,倡導的“戒掉所愛”,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
3.認知的偏見。
李麗和婆婆之間的問題本質上是認知的偏見。相對而言,認知的偏見最難克服。想象一下穿越回古代,你跟古人說:“哥,將來咱們可以在天上飛哦,從京城到廣府只要不到兩個時辰哦。”你哥一定摸摸你的頭心想,“完了,這兄弟/妹子病越來越重了,得找仙師來治一治”。
提升自己的認知已難,更何況要改變別人的認知,且提升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認知偏見之間,很可能是個鴻溝。這種時候,不要生氣,不要指責,只有好好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了解這三個偏見,不一定讓你聰慧過人,卻可以讓你更從容地應對沖突。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當遇到沖突,或者發現自己的小宇宙就要爆發時,不凡停下來想一想是遇到哪個偏見了。思考的過程可以讓你先平靜下來,平靜下來就可以更好地想解決方案。
總結一下,人都有三個難以克服的偏見,立場、情感、認知。換個立場思考,才能更加的平和;正視自己的情感,才能避免偏頗;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才能更好地選擇。
用自己的經歷,總結一些文字,希望對你能有幫助,上一篇《見面溝通,是解決內部沖突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