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順路帶我家女兒跟小區鄰居家的女兒去學舞蹈,聽到兩個小女孩在聊天。
我女兒問:“你媽媽呢?”
鄰居女兒:“上學去了。”
我女兒:"我媽媽也上學,還要考試。"
接下來兩個小女孩開始討論誰的媽媽更辛苦,作業多更,學到更晚。
突然開始有點小小的自豪和慶幸:我是一個職場媽媽,因為工作需要,我得擠出空余時間充電。也因為工作需要,我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外表,沒有讓自己過早的跨入到黃臉婆的行列。
記得有一個朋友,她做了全職媽媽,因為兩家小孩年齡相差不大,我有一段時間去她家比較勤。
有一次,因為要參加一個考試,我將女兒送到她家托她幫忙照顧。我去接女兒時,跟她聊了一會兒,聽到她大女兒說要看跳舞的碟片,電腦壞了放不出來。我說:"我去看一下。"很簡單的問題,很快就弄好,然后我又問了一句:"為什么不讓你媽媽幫忙弄呢?"她一臉鄙視的說:"我媽媽能會弄嗎?"媽媽在小孩心中有如此的印象,我想她教育小孩也不會太成功。
我是職場媽媽,雖然我的工作談不上有多大價值,不過我很慶幸自己有事情做,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一直都有危機意識,一直不想也不敢放棄自我,沒有選擇在家相夫教子,總覺得女人失去自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每天早起上班,工作不忙時看書充電,也一直在考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證書,回家還要照顧小孩,其實習慣了也不累。
一直認為身體上的累不叫累,心累才是真的累。在蘇州這個1.5線城市,誰都不會活的太輕松;我想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生活在任何地方的人們,都不能停止發展和成長自己。
因為充實了自己,所以我沒有時間去想太多無聊的事情。我曾目睹一個在家帶娃的朋友因為懷疑另外一個朋友要勾引自己的老公,而無端傷害她,導致姐妹反目。其實真實原因只是她老公在她面前夸贊過那個朋友積極上進。我想造成全職媽媽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有兩種,一方面因為失去了自我,所以也失去了自信;另一方面把老公看做生活中的全部而過分敏感。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不自信而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養成敏感多疑的性格,這樣反而更不容易討老公喜歡。也因為成天呆在家里而跟外界脫節,不管是跟老公或者姐妹都不容易有共同語言,就更加局限了眼界和格局。
女人可以有很多種,除了外表,更多的是靈魂的差別。你可以溫和寧靜,像一盞清茶。也可以熱烈濃艷,像一杯烈酒;可是你千萬不要年紀輕輕就啰嗦無趣,像一個老媽子,這樣的女人,任何人都不會喜歡。
現在的我,依然在上班,依然喜歡閱讀,見識了更多的人和事,也開闊了眼界。漸漸的能看透很多事情,漸漸的學會自我修復和自我調整。甚至有時候老公的工作或者交際出現問題,我也能夠給出建議,老公也愿意認真聆聽。雖然有時候會很忙,可是我絲毫不感覺累。忙碌中的我,眼睛里有光,充實而自信。
雖然我現在的身份有好多重,職場女性、家庭主婦(家里沒有老人,家務由我和老公一起承擔)、文字愛好者。這樣的我,在社會上有存在感,在自己的心里也有自我實現的價值,我愿意一直堅持下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