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能做到寵辱不驚?“
“去死吧!死了就可以了!”
今天在QQ上和一好友聊天,忽然她問我:"如何做到寵辱不驚?"好吧我懵逼了,你這特么逗我玩呢吧?。繛槊??我想說的是,寵辱不驚,這扯呢吧,誰能做到?說句實話,我是做不到的,做人真正能做到完全的寵辱不驚,這他么應該就和國家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差不多吧,理想狀態,真的實現?我只能說想太多!你沒看錯——這就只是一個理想的境界!
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呢。我回了六個字:落魄過!牛逼過!但是——這樣就真的能寵辱不驚?我只能說或許,只能說或許是相對的寵辱不驚,但要完全的寵辱不驚,自己信就好了!
沒曾執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你能知道寵的高度?
沒啃過饅頭跟要過飯,沒鉆人褲襠求溫飽,你知道的辱能有多少呢?
釋儒道,佛曰:放得下;儒曰:拿得起;道曰:想得開。
他們做到寵辱不驚了嗎?
佛家有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癡也。人是有欲望的,生存即有!沒欲望沒所求,特么這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區別呢?
我覺得吧,做人這件事其實挺簡單的,無非就是各種欲望推著我們,拿鞭子抽著我們不斷前行,也正是這種種欲望才讓我們走到現在,嗯,可以這么說:人一輩子都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當你真的走到了巔峰,無所求了,當該驚過的驚過、該寵過的寵過的時候,寵辱不驚自然就來了,見過走過心態自然就會淡定很多。
好友問:“落魄過!牛逼過!意思是說大起大落后的看淡嗎?但是很多人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 也能做到寵辱不驚,有些年輕人一開始就能做到。我想不懂,這很奇怪!“
屁咧!你丟一百萬給他看看他驚不驚,不行就一千萬一個億!看他驚不驚!
有的人,在自己很普通的崗位上,也能做到”寵辱不驚“,無非見得多,想得開,相對看淡了,最重要的是他沒遇到讓他驚的事兒。就算他遇到了你也不在他面前見不到!就醬!簡單說:無非面具,表面上一副性冷淡,背后誰都看不清,道理很簡單。
有些年輕人一開始就能做到?這~~好吧我不想說什么了,這樣的要么是沒心沒肺,要嘛是裝逼犯,好吧你肯定會說還有其他!肯定有啊,祖傳富N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肯定寵不驚了,但辱呢,我想看過網絡小白文的都知道,豬腳的升級必然少不了一個或者一堆這樣的二代,起沖突的原因無非都是很小的事兒——不給面子!然后就要撕逼了。這真的僅僅存在于小說嗎?我不知道了,屌絲一枚沒遇到過這么牛逼的富二代。
當然了,也有辱不驚的,為嘛?地位不對等,就跟你不會和螞蟻計較一樣,但是被同等地位的辱呢?你被你隔壁鄰居王叔叔家和你一樣屌絲的指著鼻子罵娘,你會怎么樣?干他娘的??!
so,所謂的寵辱不驚啊,不過是掩飾的好或者地位不對等罷了,當然如果說掩飾不好聽,我覺得可以換個詞:不卑不亢。這應該是寵辱不驚的低配版吧!
另外,我其實挺不明白的,為嘛追求”寵辱不驚“呢,這難道就是佛家八苦中說的”求不得“,得不到的才覺得是棒棒噠?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什么要讓自己無欲無求,這真的是牛嗎?
o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之所以我們是人正因為我們有各種情緒各種欲望。為嘛不正視呢,知道自己的欲望,才會為了達到目的去追求去達成,寵辱不驚無欲無求個溜溜球咯,該追求的時候就別慫。
看到好看的包包,你跟自己說寵辱不驚,淡看云卷云舒,然后拎一個2元店的(好吧,你說兩元店沒有那就10元店的吧),看到房價漲了,不去想著怎么多掙點,自己窩在地下室30平米的出租屋里,說:太貴了,我寵辱不驚,再貴和我無關,我這樣挺好的!好嘛,這真是寵辱不驚了,但有用嗎?
寵辱不驚也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罷,這只是我們所追求的完美狀態而已,沒事少較真,真能做到完全不驚的,呵呵有么?或許有——死人!
那么寵辱不驚真的就那么不可?。縿e介,我可沒說過這話,不是不可取,而是做不到罷了,或者說這就不是一個朝氣蓬勃有欲望有追求的人能做到的,我們都在追求寵辱不驚,但是這境界難!當然了,也不是說讓你遇事兒就瞎咋呼,沒事淡定點就好。
好友說:遇事總是激情滿滿然后很快消退,看到同事受到重用,心里總不是味兒,然后就唾棄自己事兒逼!
我想不是太特么正常不過了么,在這個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的職場坑里,誰不想多賺幾個銀子受到重用啊。你以為就每人嫉妒你啊,別人騎馬你騎驢,后面還有光腳人呢。固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沒對比就沒有進步啊!看到別人受重用不是味兒,你也奔著這個去啊,談什么寵辱不驚呢!挽起袖子干他二姑子(我不是說干架哈,說的是奔著目標去)。
覺著吧,職場這油鍋里,還是別想著寵辱不驚吧,有需求有要求,有意見有商討,這才是王道,受氣了憋著跟自己說寵辱不驚,收到夸獎了心里偷著樂跟自己說寵辱不驚,沒事兒吧我說,有必要嗎?人不輕狂枉少年!
當喜則喜該怒則怒!與人處事,不卑不亢,不寵著你,也不憋屈你!完全寵辱不驚這事兒我們還是留給神人去做吧,當人死人也是可以的,吾等屌絲凡人該追求就追求。
o看淡世俗,寵辱不驚,從來不是一種選擇。它是一個人經歷過無數歷練見了風雨的一種心境。強求不來,強求的那不過是一個殼子,人生的真正理想狀態無非”心安無愧“四字。于自心安,于人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