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原典故:井蛙夏蟲。典出: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原文見,《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于丹
? ? ? ?二、演繹版:三八二十三、四七二十七、三季人。均源自典故井蛙夏蟲,無其他典出,常假托孔子或禪師之口言說。
? ? ? ?1、三八二十三。傳播者有二:一是于丹教授,以演講故事的方式傳播;二是星云大師,以書籍名稱的方式傳播。
? ? ? ?2、四七二十七。傳播者是作家王蒙,其在文章《不爭論的智慧》中引用。
? ? ? ?3、三季人。傳播者是曾仕強教授,其在央視百家講壇《易經的奧秘》中講述。
王蒙
? ? ? ?三、顛覆版:巨嬰。源自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著作《巨嬰國》。其意趣有二:1、凡言他人井蛙夏蟲、三八二十三、四七二十七、三季人者,他人得以復言之;2、言他人井蛙夏蟲、三八二十三、四七二十七、三季人者,實為意欲控制他人,此乃巨嬰全能控制之屬。
曾仕強
? ? ? ?四、小編語:巨嬰論顛覆夏蟲論,是歷史發展的迭代升級。第一,關于夏蟲論。古人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情心,表面上很容人;但缺乏“己所欲,也勿施于人”的同理心,實際上難容人。夏蟲不可以語冰,只姿態上的高端,背后是韜晦的強制。第二,關于巨嬰論。《巨嬰國》告訴我們,所有的話語表達、價值判斷,都是虛妄的事物,是用來控制他人的手段,都是巨嬰的伎倆;人們的痛苦,是因為陷于這套話語系統,將其當真、不能自拔;而覺察自己置身巨嬰時空,弄懂巨嬰世界的規則與套路,才是走出巨嬰國度、獲得自由的開始。第三,兩者的關系。巨嬰論,是對夏蟲論的徹底顛覆;從夏蟲論到巨嬰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