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春秋時期的《南山南》,唱給你聽

民謠,是講故事的意思。我們曾經是個很會講故事的民族,不讀《詩經》,幾乎忘了。《羋月傳》把先秦時期的感情,拍得和清宮劇沒有任何區別,真可惜。

一片江上白霧,隔在今古之間。《詩經》的十五國民謠,是唯一能吹散霧氣的風,帶我們看到先秦時候,平凡人的無奈和悲歡。千年前,來自十五個國家的15首民謠,唱給你聽:

1.鄭風 :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最難風雨故人至。鄭國民謠多以女子的口吻歌唱,吳公子季札評價“美哉,其細已甚(優美而充滿細節)”。這首充滿細節的民謠被紅樓夢化用,寫成了經典的第45回:<i>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i>。在風雨如晦的夜晚,寶玉冒雨探望黛玉,黛玉把自己的雨燈送給寶玉引路: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2.衛風 :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衛國的民謠甜蜜美好,《衛風》的愛情故事也大多有圓滿結局——比如《淇奧》,和這首《木瓜》。“我用美玉回贈你,不為報答,只想永以為好”,應該是一個自信樂觀的女子,在那個時代率性的告白。

對于身處高位的衛國女子,告白更像一門藝術。衛國王后愛慕孔子的才華。《史記》記載,“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

她不用大膽的言辭,無需華麗的衣著,甚至不露面,只隔一層珠簾,恭敬下拜,環佩觸碰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響。 史記沒有記載孔子的回應,但《論語》里,孔子反常激動地指天發誓,說若心有所動,那么“天厭之,天厭之!(老天報應我)”

3.周南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這是賀人新婚的名篇。藤蔓縈繞大樹,喻夫婦相互攙扶,和和美美。《甄嬛傳》中準噶爾王覲見時,張口祝福雍正“福履綏之,壽考綿鴻”,出自此篇。這體現了少數民族的汗王對詩經的熟識,乃至對中原文明虎視眈眈。

4.邶風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式微,式微,胡不歸——日暮了,為何不歸來,大約是凄美的一幅畫: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天空中雖然飄著雨,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5.秦風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國民謠有種古怪的矛盾。征戍詩 豪邁昂揚,是強國之風。感情詩,卻是輾轉反側的求不得。

事功太過的人,情路很難順遂,自古而然。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詩經里最美的起興。Gatsby思念分別已久的女友,夜夜凝視隔岸燈火,大約是《蒹葭》最好的注解。《了不起的蓋茨比》最著名的結尾句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精準的對應了“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6.齊風 :敝笱


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齊國公主文姜才貌雙全。她喜歡異母哥哥齊襄公,卻下嫁魯桓公。回齊省親時,被夫君得知舊情,于是齊襄公殺掉魯桓公,造成動蕩。好在文姜及時穩住政局,輔佐兒子魯莊公即位。《敝笱》,是齊人對她省親時的奢華排場和戀兄的諷刺。

7.王風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如果有人寫小說,采葛、采蕭、采艾 適合作三姐妹的名字。其中最得寵的孩子叫“采艾”。父母把偏愛藏在詩經里: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三年,是最長久的那個。

8.檜風 :隰有萇楚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
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
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

檜國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也是春秋最早滅亡的國家之一。

一個檜人,走在街上,羨慕獼猴桃的枝葉繁華。顯然,是弱國哀音——朝不保夕的日子,還不如獼猴桃,無室無家沒牽掛。但那個涵養尚存,不會動輒竭嘶底里的年代,他只是說,花葉柔美,孑然一身,真好。

9.**魏風 :汾沮洳 **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
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魏國的民謠很少寫美好的事物。《碩鼠》、《葛屨》等篇硝煙彌漫,充滿了被大人物壓榨的憤怒。這首民謠,贊美自己的心上人:真是帥氣啊,和那些管理兵車的大官一樣威風。或許魏人并不認為碩鼠的作法有錯,只是傷及自身,本能抱怨。

潛意識里,他們羨慕著那些碩鼠,所以復沓回環地歌唱:殊異乎公路,殊異乎公行,殊異乎公族(真像大官一樣威風)。

10.召南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那蔥蘢的甘棠啊,是召伯栽種的。這是睹物思人的源頭,被無數后人引用。杜甫有“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桓溫說“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還有那句著名的“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 ”。

11.豳風:七月(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這是一首史詩級的民謠,農人一年的辛勤勞作,事無巨細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原作很長,這里節選的一小段。寫農家生活,清新恬淡,韻律和美,是田園詩的鼻祖。

12.鄘風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鄘國存續時間很短,民謠的風格潑辣直接。《相鼠》這首詩像是王熙鳳踏著門檻、剔著牙,反而罵旁人不懂禮數,讓人忍俊不禁。多義詞的運用很巧妙:以大老鼠有皮,有齒(恥),有體(體,也指規矩),諷刺旁人無皮,無恥,無禮。

13.曹風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東坡寫,“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種朝生暮死的美麗昆蟲,在千年前人眼中,薄翼如雪。曹國君主多荒唐,晉文公重耳流亡的時候,曹共公偷窺他洗澡。見微知著,曹國恐怕從無安寧。

人心憂憂,歸于何處,被另一位亂世梟雄演化成“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14.陳風 :東門之楊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佳人爽約,曹丕說“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嘉肴不嘗,旨酒停杯(佳人沒來赴約,我無心飲食啊)。”

陳國,是侯爵國,縱然落魄,大國的氣質猶在。 黃昏約期已過,內心雖然憂傷,但只是說 “東門楊柳婆娑,天上明星璀璨”——這就是一種積聚于內,緩發于外的涵養。

15.**唐風 :無衣 **


豈曰無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十五國的民謠中,《唐風》是最溫情的。像一張完整的概念專輯:以欣喜初見的《綢繆》為始,中間有短暫的分離(《杕杜》),有爭吵(《羔裘》),也有寒冬里溫暖的告白:買來的衣服,哪件都比不上你做的,穿起來溫暖舒適又漂亮。(《無衣》)。最后以悼亡詩《葛生》結尾,

<i>“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室。”</i>

郊野葛草漫漫,我美麗的妻子,你獨自一人是否孤單,夏日長,冬夜寒,百年之后,我與你作伴。 這是剔除了不切實際的浪漫之后,兩人一生最美的故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詩經全文及譯文 《詩經》現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分為風、雅、頌三...
    觀茉閱讀 67,265評論 0 18
  • 【詩經·國風·王風】王:周平王東遷后的國都地區,在今河南洛陽一帶 1.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光劍書架上的書閱讀 1,559評論 0 2
  • 賦作為中國古代著名文體,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其體裁頗豐,賦體的變化是隨著辭賦的發展史而產生和演變的。屈原的作品《離...
    文抒苑閱讀 4,976評論 9 31
  • 一、 溫暖的燈光灑在酒吧的桌子上。一個女生穿過人群,來到酒保面前。說:“一杯草莓汁。”“好的,楚雅柔小姐。”酒保點...
    祁小夏閱讀 384評論 0 0
  • 在逛空間的時候看到有個編輯發心情:2016最討厭詞匯#能者多勞!能者多勞的潛臺詞是“會的多就要做的多”!“能者”吃...
    暮曉玲瓏閱讀 2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