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問:師傅您有時候打人罵人,有時又對人彬彬有禮,這里面有什么玄機嗎?師傅說:對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罵,以真面目待他;對待中等人最多隱喻他,要講分寸,他受不了打罵;對待下等人要面帶微笑,雙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禮節對他。
很有意思的一則小故事。當然看完這個小故事,也挺有感觸,源自于自己做的不足。
我算是性格很直率的一個人了,大多有什么說什么,很多時候都是不怕得罪人,當然這樣說話的結果,不一定是得罪了別人,而有可能是傷害了別人。
所以,要改!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成長環境導致了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怎么能單純的依據自己的性格來做事情或者講話呢?
今晚跟一個朋友在討論她要不要換工作的事情,其中就說到了一點,老板太喜歡折騰了。舉了一個例子,財務本來做各種報表最好的時間節點是月初或者月末,老板偏偏定在每月20日,所以無形的把工作復雜化了。
隨性,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絕不是一個好的方式??鬃舆@么偉大的圣人都講要“因材施教”,所以自己的個性當壓一壓,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這樣做事情才會有更加好的效果。
最后分享一幅勵志的圖,雞湯很營養喲~~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