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竭盡所能但是不盡人意的時候吧,我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也曾一度很沮喪很累,累到不知道為什么活著。
我們的心很累。相不明白自己與別人區別在哪里,可又覺得自己與別人區別很大,看見別人的成功,再看看自己,一身的不痛快。可是,我要說的是,我們必須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啊。
一段時間前有幸收到阿行的新書《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看了幾頁感觸頗深,是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帶著那么一點不完美,成長的過程不也就是越來越接近完美的過程嗎?
因為一點點的不完美我們就自暴自棄,埋怨生活的不公,究竟我們是去生活還是極不情愿地被活著呢?
處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們會不自覺的多想和想多,也越來越質疑活著的意義,越來越想要去得到更多去滿足自己。仿佛需求被滿足可以彌補自己不完美的空缺。
我們沒有辦法停止這種“掠取”,一旦停下來就感覺到了極度空虛,我們一邊自己掠取著,但同時卻對別人的成功嗤之以鼻,因為自己覺得自己不完美,也就看不得別人的成功。
也許這個就是我們很累的原因吧,永遠不滿足現狀,也永遠不可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可是我想說的是,一定要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只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得到這個爭取那個身上,很快就會透支,因為也許你的要求遠遠超過了你的能力,一個人太累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的太多但是還求而不得。
你想要閉月羞花傾國傾城、你想要玉樹臨風腰纏萬貫,可是有時候命運卻偏偏和你開玩笑,美貌和財富確實可以是一個人成功的通行證,但是那絕對不會是唯一的通行證,如果拿不到這一張,那那其他的也可以。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絕對不是在給自己的懦弱、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接受只是一種態度,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取必然、順其自然,自己得不到的,就不要再去為它浪費時間。
完美是很好,但是那并不意味著完美就一定是最好。如果一味地強迫自己去追求,那真的是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去了。就像去果園摘蘋果,永遠覺得最好的在里面,結果走到了盡頭也沒有得到蘋果,反而卻精疲力盡。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去追求去體驗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千萬不要沾沾自喜于自己有多么的努力和勤奮,那恰恰說明你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你也就什么都不想放棄。
可是到頭來還是什么都沒有得到,一個人接受事物的精力是有限的,得到是以部分放棄為代價的,不對不必要的東西的投入,才能保證你能夠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東西上去,就好像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和那樣的缺點,如果你太把缺點當回事,那么你的缺點很可能掩蓋了優點的風頭。
放棄本不屬于自己的不是說你就是不管不顧毫不在意,至少你不必為了它過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得失好壞不再去介意,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后就會對生活降低很多要求,知道了自己為什么而活就不會這樣心累。
不完美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不承認自己的完美才可怕,不要太過在意別人說了什么,你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接受自己忠于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開端。
其實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每個人都有不足,每個人都會犯這樣的那樣的錯,。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前進才能不被淘汰。
不要去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有的時候努力做自己,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歡。
接受平凡的不完美的自己,也偶爾覺得自己是一個英雄。晚安,愿你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