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應該趁早

今天鎮里召開安全會議,有位熟識的老板問我安全生產標準化通過了嗎?我說,我廠早就是標準化三級企業。他說,他的廠這個還沒有通過,還是“散亂污”企業。我說,你哪里出了問題?只要改正,這個通過不難啊!他說,很難,現在安全部門要求拆除工廠里所有的違章建筑,不然不給通過。

原來是這樣啊!

我們的村主任也在。我問他是這樣嗎?村主任說,現在上級部門管得緊,以前廠區有點違章建筑,這個安全證可以放一碼,現在上邊沒人敢這樣做,因為安全無小事,所以一定要拆除廠區所有的違章建筑才給辦的。

看來努力應該趁早。既然要讓工廠生存下去,就要通過這個安全認證,就要趕緊努力,不要老是說“太難了”、“太累了”這些看似合理,但沒有任何意義的借口。

席慕蓉說:“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所以,我對待培養兒子也是遵循“努力應該趁早”這個理念。

我明白,一個人二三十歲是養成愛好工作最好的時機,所以我要充分掌握好這個機會,好好培養兒子熱愛事業的心態,好好讓他養成努力學習和工作的習慣。

幾年前,晴谷大學畢業在外面實習兩年后,他來到正翔。我對他說,以前我是一個人在奮斗,現在你來了,你在大學讀了四年機械制造,你比我有知識,所以你可以組建一個團隊,一起拼搏。

晴谷很有信心。

他就開始招兵買馬,將一位大學同學招聘過來負責設計,招聘一位大學生負責品管,招聘多位技術人才組建了自己的一個模坊,這樣自己可以制造沖壓連續模。為了確立他的威信,每天早會我都不參加,全由他主持。我對中層干部說,關于生產管理、質量管理這些廠里的事,小老板怎么說,你們怎么聽,不要來找我,我說的話不算。

你要培養兒子的能力,就要往他肩膀上壓擔子,讓他去怎么擔當,怎么處理。

像我們鎮有位父親,他已經七十歲了,兒子也五十多了,可是權力還不讓給兒子,他對兒子總之不放心,而兒子見父親對自己不相信,所以也是出工不出力,得過且過。

這位父親的做法很不好。

我主張,年輕人可以犯些錯誤,要他們成長總歸要付一點學費。用我妻子的話來講,你一路走來,不也是付了很多學費了嗎?只要“吃一塹,長一智”就好。

我正是懷著這種美好的愿望,放手讓權給兒子的,希望他熱愛事業,努力工作,成為工廠優秀的領導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