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同事有這樣的聲音:“我明明都說過了,她還是沒做”,“我們上周說好要這周一完成,你又沒有做完”。也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反饋:“我明明已經做了啊”,“我怎么知道你說的是什么時候”。
對于剛剛加入新公司的人,有的能夠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的卻只是發現問題只有抱怨沒有行動。每一個單位,每一份工作,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你參與進來,發現了問題,你的行動決定了你未來的處境。
同時加入公司的兩個新人,一年后有的還是菜鳥,有的卻得到領導賞識,得到更多發展的機會或金錢的回報。兩個人的境遇差別為什么會這么大?
作為員工,遇到這樣的問題,需要考慮兩件事。
他人說的,我都聽到了嗎?
領導分配了工作,說了ABCD四件事,我聽到的是什么?有沒有誤差?如果聽清楚了,可以跟領導再次做一個確認,特別要著重明確時間節點和要求的結果。
如果沒聽懂或者有的地方模棱兩可,更要問清楚再行動。
我只是“做了”,還是“做好了”?
領導分配工作,可能只是一句話,比如領導讓員工確認客戶什么時候到達公司。
【做了】的員工會去電話或者郵件聯系客戶幾點鐘到。問清楚時間匯報給領導,就結束了。
【做好】的員工,除了會去詢問客戶的到達時間,還會確認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是哪一班次,在什么地方落地到達,有沒有可能晚點,如果晚點有什么預案,接送怎么安排,到達誰來負責。一切都協調好,做好整理和建議,最后把匯總結果匯報給領導。領導只需要拍板決定用哪一套方案,等待客戶到來即可。
如果你是領導,你更喜歡哪一種?
凡事對自己要求稍高一點,每次都比之前多做一點,別人做了80%,或者做到了100%,你是不是可以做到105%,讓結果更好一點,更完善一點?
當我們逐漸習慣每件事都做到105%,那么每件事的結果都會更好。因為特別好用,所以得到的工作機會就會越來越多,展現實力的機會和學習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我們自身的能力和眼界,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越來越好。
所以,人與人的差別在開始的時候往往并不大,關鍵在于你只是“做了”,還是確實“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