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距離三下鄉團隊實踐活動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如今回想起來。就仿佛像昨天發生的事一樣,一個一個場景在腦海中切換。也許,就是因為親力親為,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這個事上,才使得我記憶猶新。
七月八號,從懷化學院出發前往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大峽谷村經過六七個小時的顛簸,我們最終抵達了目的地。下車便迎來了當地村民的熱情接待,為我們準備了可口的飯菜。填飽了我們饑餓的肚子,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十天里,充滿了干勁!
當天下午,我們便在村委的會議室召開了前期準備會議。會議主要讓我們對大峽谷村進行初步的了解,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以便第二天在和村委領導班子交流時能有話可說,有問題可以提出。
大峽谷村長期導致貧困的原因少土地且缺少,山地居多,不適合農業生產。但隨著大峽谷景區玻璃橋的修建,使得大峽谷村可以依托旅游產業擺脫貧困。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寬當地的道路,建設水利工程,以解決當地落后的基本生活條件。
在兩天的了解和準備后。我們分好五個小組,開始對村內的人家進行走訪,采用問卷的調查方式,了解村民的實際情況。搜集他們反映的困難,雖然我們這個實踐團不能給他們解決,但我們會把這些問題匯總起來,討論研究,用經濟的角度去看待這些,給村委提出一些實際的意見。讓他們帶領大峽谷村的所有村民們一起擺脫貧困。
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精準扶貧,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讓還在貧困中的人民過上依靠國家政策,再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國家不斷的推出一些好的政策,我們能做的就是響應國家的號召,全身心的投入到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將我們調研到的實際情況反映上去。以便讓上級做出更好的決策。
六天的挨家挨戶的去走訪,行走在村里的各種道路上,組內之間的相互合作,分工到位。使得看似辛苦的事情,變得很輕松。短短的十天日子里,每天早晨起來呼吸這大自然中最原始的空氣,放眼未來。幾年、幾十年后再踏上這片土地后。看到變化的是村民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了。其他的還是那么熟悉,不破壞著生態環境發展起來的經濟是最值得驕傲的。
多年之后,再次回首,始終會記得當初的付出與現在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