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是一本雞湯書,而是一本方法論的干貨書。書從時間,選擇,學習,思維,行動,努力,成功七個角度表達作者的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議,但是就我的理解,拆成了四個部分,時間,選擇,學習管理和工作管理。
這周把書看了兩遍,這本書給我?guī)砗芏嘈掠^點的啟發(fā),也是解開了我心里面的很多謎團,我想在學習寫作專題的時候可以把這本書再看第三遍,學習它的組織和表達。
第一部分,時間,我把它簡化成兩個部分,實際書里面不僅講了這兩個部分,生活在當下,把未來看做存在于當下,做跟你目標相關事情的時候想象自己已經(jīng)實現(xiàn)目標的樣子,想象自己正在實現(xiàn)目標,有那個畫面感,跟阿諾說的一樣。
給你自己設定一個5年目標,對照現(xiàn)在的行動,我自己則是設成1年目標,因為1年之后我就會離開大學,所以我想我要在離開大學的時候毫無遺憾。
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時間感覺,這樣就不會一直活得很累,一直很忙,一直很閑,或者沒有深度。
你的深度業(yè)余愛好是什么呢?
這里,提到圖層工作法分解多項任務,非常實用。不管是我用word寫實驗報告,還是以后創(chuàng)業(yè)或者在公司工作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都有幫助提升效率。
事前推演,事中控制,事后復盤,高手都這么做。也是德哥教我們的。這里是更深的就復盤什么內(nèi)容,及時復盤,關注意外現(xiàn)象進行闡述。
你的格局,最高目標,心中的標準會影響你的決定。那么,問你自己一下,你是格局是哪種,將要成為哪種呢?你的最高目標是什么?反思一下最近一個月,一周,半年做過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回憶感受描述一下。你的標準是什么呢?一流,二流,隨波逐流?
你是否發(fā)現(xiàn)了自己面對難題的隱含選擇了?
如何選擇?
面對太多選擇了怎么辦呢?
比選擇賺更多錢的事情,我選擇做更酷的事情?
這里的知識體系打造,在信息獲取和知識理解方面比彭小六講得更加深入,但是彭小六講得更加全面,更加多篇幅講分享。
還有,文中提到成為一個知識的主動構(gòu)建者非常有意思,我認為,這就是到底是戰(zhàn)術勤奮戰(zhàn)略懶惰還是真正勤奮的區(qū)別,你看一本書的時候到底是有目的地看,把它刻意地補充到你的知識體系里面還是只是從頭看到尾,或者不加區(qū)分地吸收,有沒有吸收的標準,有沒有深入思考?
里面講到的知識融合,知識跨界,也跟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gòu)是分不開的。
好的,先介紹到這里,我們下周再見,有任何見解請評論哦,我需要你的反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