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膻味二法
做法一:10克當歸+10克川芎加入開水中,再將羊肉放入汆水,膻味即可除。
做法二:鍋內放入生姜5片和少量料酒,再將羊肉放入汆水,也可以除膻味。
芡實馬蹄羊肉湯
材料:芡實15克 馬蹄10個 杞子15克 羊前腿肉500克 紅棗10個 紅蘿卜1條 生姜3片
烹制:羊肉汆水處理后,紅棗去核,將所有食材一起下鍋,加水2000毫升,大火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
羊肉性溫,入脾腎二經,能驅寒冷,溫補氣血。芡實性味平和,產自廣東肇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好湯料,再搭入性味偏涼點的馬蹄一起,既能中和羊肉的燥熱,又能達到補血的效果,而且操作很簡單哦。
女人湯—歸地巴戟羊肉湯(1人量)
材料:當歸6克 熟地淮山各9克 巴戟3克 羊肉100克 ?赤芍、菟絲子各3克
烹制:所有藥材放入煲湯袋中,鍋內加水5碗,小火滾1小時即可。
補血行氣,適合女性月經期前一周服用,可是感覺口感一般般。
如要輔助治療月經不調及閉經,這幾種藥材可以多備一點:
熟地、當歸、赤芍各12克 川芎6克
加水煎40分鐘后服用,每周2-3次。
黃芪桂圓羊肉藥膳湯
材料:黃芪15克 桂圓10克 淮山15克 新疆大棗4個 竹蔗250克 羊肉500克 杞子10克 ?白芍、生地各15克 生姜4片
烹制:羊肉汆水,所有食材一起下鍋,大火轉小火煲1.5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羊肉偏溫,竹蔗偏涼,兩者結合,能降低羊肉燥性。同時想增強滋補效果,可以每周喝上2-3次,最適合氣虛和胃寒的人食用哦,不過體質偏熱的街坊就要少喝咯~
魚羊鮮湯
材料:鯇魚骨1條 羊肉500克 白蘿卜400克 紅棗10個 生姜4片
烹制:蘿卜切大塊,羊肉汆水。
魚骨先下鍋煎至兩面微黃,熱水下煲加白蘿卜先滾上40分鐘,再下羊肉和紅棗,大火轉小火煲1小時,這個魚羊鮮湯就做好了,我的最愛啊!
魚和羊肉的蛋白質都很高,這湯也適合小朋友飲用,選用羊前腿肉,脂肪含量會少些而且口感更佳。這湯的做法來自某酒樓大廚,不過他的用魚肉來熬,時間更長,味道更濃些。
我們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冬天用蘿卜熬湯,不僅味鮮解膩,還能清熱去燥,火鍋或燥熱食物吃多了,記得吃點蘿卜化解一下。
能不能給孩子吃羊肉牛肉之類的?如果是太小的孩子(3歲內)盡量少吃。
因為孩子屬于純陽之體,牛羊屬于比較燥熱的食物。
但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適當吃一些不帶中藥材熬制或加了大料的牛羊肉,但記得控制好分量,記得要搭上紅蘿卜和15克麥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