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無比痛心疾首地心情,我反復地看了2017年11月10日發生在湖南省耒陽市黃市鎮嚴沖村的慘案,我不敢相信一位母親能將自己的一雙兒女殺害。
虎毒不食子,這得和世界、家庭、孩子有多大的冤仇,才會親手葬送孩子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這位29歲的母親走向了這條不歸路。況且是村民們一致認為的一個平時視孩子如命的人呢?
仔細閱讀發現了以下細節:
1、11月4日,星期六,丈夫肖維7點10分出門時,兩人什么話也沒說。并且事后肖維努力回想,都不覺妻子出走前有何異常。
2、前一天晚上,熊務美輔導小孩寫作業,而丈夫出去逛了半個小時,回來躺在床上玩手機。她陪小孩看了會電視,也睡了,和小孩睡在另一張床上。
3、熊務美從小性格內向,由于家里窮只讀到小學三年級。2009年,丈夫說“剛認識她的時候,不覺得她憂郁,雖然話不多,但跟我有話講,相處還是很開心的。”
4、知道妹妹走丟后,哥哥熊志息的第一反應是兩人有沒有吵架。肖維開始說沒有,后來又承認,一個禮拜前吵了架。因為女兒沒去上學,女兒說是“媽媽不讓”。他很氣憤,“罵了她(熊務美)幾句”,掐她脖子說:“你是不是想死?”
5、害怕女兒兒子在學校受欺負,不讓孩子上學。并且經常在教室外面站著等孩子。不讓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交流玩耍。
6、五六年前熊務美曾經離家出走,不確定那次是跟肖維還是跟她婆婆吵架,反正動了手。“他們經常吵架打架,哪里記得那么清楚?”
7、姐姐,熊胡芳說,四年前肖維把妹妹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她曾勸妹妹離婚,但她不肯,舍不得兩個小孩,還說“如果離婚了,我們一家都不得安寧。”
8、肖維勸她說:“務美,你告訴我小孩在哪里,不管小孩有什么事,我都不會怪你。如果沒死,我們可以醫活,如果死了,我們還可以生。”
當看到兩個孩子并排躺在地上時,他還是受不了掙扎的喊出“我要把熊務美殺了!”
9、熊務美平時也不和鄰居來往,不與人交流,除了接送孩子、種菜,一般不出門,“比較孤僻”,而且和婆婆吵架,主要矛盾是由帶小孩的問題引起的。因為吵架老公被老公打過,喝過農藥。
10、婆家娘家兩家人的關系徹底鬧僵,這兩年互不來往。發生沖突時,向娘家求助,得到的只是和氣的勸慰和更加瘋狂的報復。
看到這些內容,要是我也要抑郁了。不知道法律怎么評判這件事情。但從這些細節當中,我們知道了這女子該是如何的絕望。
本來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希望老公能夠與自己交流了解自己。無奈的是老公什么事情都不站在自己一面,從不為自己著。
孩子不上學,你的問題,挨打。婆媳發生矛盾,你的問題,挨打。孩子作業輔導,你的問題。你的要求我可以熟視無睹。
像最后,你說的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你都會理解我!可是當真相發生時,你說會殺了我。怎么會有安全感呢?這樣的男子。
直到現在,熊美仍然沒有說話。我們不知道事件的最新進展會是怎樣?但當我看到,肖維最后說的,讓他清醒過來,就會后悔自己做過的事情。我不知道,他自己后悔了嗎?
他有沒有后悔自己沒有答應妻子的要求。有沒有后悔沒有關注到妻子情感的變化。有沒有后悔一星期前吵架打妻子的事情。如果這些沒有發生,這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不是一個人的錯,這是一個家庭的錯誤。如果娘家和婆家關系處理得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現象叫“踢貓效應”。我們總會把最壞的情緒帶給自己的家人。我想她把這種抑郁的情緒,帶給了自己孩子,害怕自己的孩子,在世間遭受痛苦。愛之深,做出的事情就越可怕。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無形當中,就把這種壞的情緒,傳遞給了他人。當焦慮的心情無法排解時,他把這種焦慮的情懷帶給孩子。孩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害怕孩子受欺負等。
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夫妻兩個人,必須要會交流,溝通。不應有精神和肢體上的暴力傾向,這樣才不會讓一個人走向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