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你開始理解你并不是不可戰勝的,你也不是特殊的

“世界總是告訴你事情的真相。你身邊的人開始死亡,你會受傷——不管發生什么——最終你開始理解你并不是不可戰勝的,你也不是特殊的。”

《世界上所有的奇跡》,這是一部溫情療愈青春小說,是超自然的幻想片又是成年人的童話故事,應該算是一個小清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少女艾娃。文章的開始是一場空難,這似乎就注定了整本書都籠罩著一層沉郁。因為空難,艾娃發現了自己可以療愈傷勢的超能力,也從此成了小鎮上的“名人”,慕名的人們蜂擁而至,有的是為了一睹超能力的奇跡,但更多都是尋求治愈。艾娃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小女孩,她不忍心拒絕那些苦難病人的請求,但同時她也感覺到自己體力的消耗。很快,艾娃就發現每施用一次超能力的代價就是消耗自己的健康。

《世界上所有的奇跡》

上天把超能力賦予給了一個小女孩,是她幸運的開始,也是她不幸的開始。

高中物理課上深受“能量守恒”真理的啟發,從此我便篤信了世界上一切的物質都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這是世界的平衡。因為超能力,她創造了治愈的奇跡,也因為超能力,她將面對抉擇與代價。

故事就在艾娃發現超能力的代價而計劃逃跑時發生了變化,在逃跑計劃中,沃什給予了及時的幫助,愛情自此滋長綿延,小說被推向了高潮。“在小木屋的屋頂下,滿是灰塵,夜晚的寒風從破了的窗戶灌進來,依附著月光,火溫柔地噼啪作響,溫暖一點點地填滿了小木屋,在屋頂下,男孩緊緊地抱著他心愛的女孩,女孩躺在她心愛的男孩溫暖的懷抱中,其余的世界都不存在了。”

“她用雙手捧起他的臉,吻他。一開始她吻得很笨拙,初吻總是這樣。但她吻得越久,感覺就越來越好。而對他來說,這個吻讓他感覺一下子變完整了,又孤獨了。”但也就在這時,筆鋒逆轉,艾娃發現沃什已經病入膏肓,能治愈他的只有自己,然而,治愈他,就要付出自己的生命。

每個英雄都是有使命的,而上天卻選中了一個小女孩,對于這個未諳世事的孩子而言,面對生死抉擇,她能做的唯有逃避。但下一個愛情與生命的抉擇中,她又該何去何從。

當她真正做出選擇的時候,我想她也該長大了。

“天真一旦消失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如果你感覺到這個世界這么大,神奇的事情都會在其間消逝。那個時刻,你就變成了一個成年人,你喪失看見了所有奇跡的能力。從此以后,你看見的一切都會在時光里漸漸崩壞。”每個孩子都是拒絕長大的,但沒有人會避免進入成人的世界,那里充滿了艱辛和太多無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做的選擇,于是,就有了那些打著“治愈”旗號,實際渴望被保護、被關注的健康人。


書的作者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杰森·莫特,他擅長將悲傷、喜樂與救贖融合,創作戲劇化的故事。杰森被《娛樂周刊》評為 “新好萊塢新浪潮”十大人物之一,小說處女作《亡者歸來》售出14國版權,由其小說改編的美劇大受好評。

我是通過“超自然想象溫情治愈”的詞條關注到了這本書。在當下社會,“治愈”這個詞并不陌生,它代表了現代人一方面生而多艱的“病態”現實,一方面又渴望在痊愈中重賦能量的“積極”心態。

但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個詞的,治愈的前提是患疾,有病當然要治,但當真這么多有病之人?前些時候,“藍瘦香菇”名噪一時,且不說火星文字的新奇創造,單這使用頻率就值得說道。軍隊里有句話叫“流血流汗不流淚”,盡管這是對崢嶸鐵血提出的要求,但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沒有人可以承擔你的痛苦,但也沒有人能夠奪取你的堅強。不要給自己藍瘦香菇的圈定和心理暗示,“世界不一定要這么殘酷的,有時我們想要它變成什么樣它就會是什么樣。”

所有的故事都是寫給成年人的,因為我們的成長,本身就是在努力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當我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特殊,認識到自己并非不可戰勝,那時我們就將遇見一個更加遼闊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剛剛花了近一周的時間讀完赫拉巴爾總結自己一生的經典作品——《過于喧囂的孤獨》。很久沒有認真讀這么有營養的一本書了。...
    筱婷閱讀 668評論 8 6
  • 林小刀159閱讀 150評論 0 1
  • 《相助》(The Help)凱瑟琳?斯多克特(Kathryn Stockett) 羞恥是一種深層原始的情緒,是純真...
    蘿卜閱讀 28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