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西西
男性友人去參加8分鐘約會,一個女孩問他:“如果我成為你的女朋友,有一天,在公共場合我的鞋帶松了,你會主動替我把鞋帶系上嗎?”友人老實回答:“假如你當時不方便,手里提著東西什么,我很樂意效勞。”女孩聽了,臉上流露出失望。因為她心中早有標準答案:一個人真的愛你,他應該不講自尊不畏麻煩隨時隨地彎下腰,替你系好松開的鞋帶。
朋友第一時間被過濾,呆坐8分鐘后座位輪換到下一桌,他聽見剛剛交流的女孩對下一位相親者問同樣的問題;“……你會主動替我把鞋帶系上嗎?”顯然,這妹子一定是韓劇看太多了。
許多姑娘出來相親時,仍未弄清楚自己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愛人。有些姑娘一上來就問對方月入多少,是否有房有車。或許她們骨子里并不是物質的人,只是覺得別人都這樣要求,這么問大抵沒錯。另一些姑娘則太文藝感性,深受雞湯美文的影響,從那些愛情金句里總結出一套試題,標準答案多數有相同的句式:真正愛你的人,他會……
帶著這些愛情試題,有人滿世界尋找一個愿為自己系鞋帶的人,有人則滿世界找一個能在餓得快死的時候把唯一一碗粥留給自己的人。根本不考慮,四肢健全的自己有多需要一個幫忙系鞋帶的人?我們活在一個富足的年代,又有多少讓對方用付出一碗粥來展現真愛的機會?
事實上,就算有人真的時刻如此矯情地愛你,你未必吃得消,最后可能嫌他羅嗦麻煩沒有男子氣概。有些男人因為善于說此類花言巧語,將這些抱著幻想的姑娘迷得七犖八素,結果在生活中逐漸暴露出來的自私、懶惰甚至賭博、家暴等惡習,往往會讓她們呼天搶地直恨自己當初瞎了眼。確實,帶著愛情金句來談戀愛,相當于只用耳朵不用腦,看錯人有什么奇怪?
身邊就有個案例,一姐們從小多愁善感迷戀瓊瑤劇,總幻想能談一場浪漫多情從一而終的戀愛,后來碰到一個帥氣學長的追求,她很快墮入情網聲稱非他不嫁。只因為他會給她發非常煽情的短信,其中一條是這樣的:我對你的愛情早有預謀,最后不是你殺死我,就是我殺死你……多么轟轟烈烈的山盟海誓,正是她要的那種感覺。不料,結婚沒多久,她在他的手機里發現一模一樣的短信,被他發給別的女人。于是她拿著拖把追著他滿街打:“你說!現在到底是我殺死你還是你殺死我?”
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姑娘很少吧?不不不,身邊真的一大把,人人隨時都能脫口而出的句子是;他如果愛我,就會怎樣或者就不會怎樣……愛情文學的毒中得是有多深啊!
許多女朋友一上位,就開始張羅讓男友戒煙戒酒戒游戲,有些男人抽煙快20年了,她們一來就要人家立即“重新做人”,并未覺得不妥,因為她們心中有一個標準答案:若他真的愛我,就會為我而改變。
這樣的金句是多么一廂情愿的,并不能反過來指向自己。假如男朋以讓她減肥或者做家務,她們的標準答案馬上就會換成另一個,擲地有聲地脫口而出:若他真的愛我,就應該接受我的所有缺點。
實在讓人想暈倒,她們沒看到自相矛盾嗎?最好的愛情應該是雙向付出,互相容忍一些缺點,也能為彼此改掉一些缺點。
還有一道愛情經典題是這樣的;一個人有1000塊錢,他給你1000塊 。一個人有100萬,他只給你1萬元,你會選擇誰?
許多人毫不猶豫理所當然選擇前者。我則認為選擇應該因人而異,你自身富足,經濟獨立,選擇誰是看喜好,有人喜歡燃燒,有人喜歡持久。有人享受百分百熱情,有人享受百糖主義。再說,這個肯在有1000塊時給你1000塊的人,未必在有100萬的時候也肯給你100萬。
所有走在擇偶路上的姑娘們,都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優缺點是什么,自己最在乎對方的優缺點是什么,最需要得到的又是什么。當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內心時,你才會發現,自己生命中那個人未必是那個隨時隨地為你系鞋帶的人、饑餓的時候讓給你一碗粥的人,甚至和他母親同時落水時會先救你的人。
愛情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有人嫁給煙鬼,有人嫁給懶漢,有人嫁給小氣鬼,只要你喜歡就百無禁忌。愛情金句拿來打發時間陶冶身心自然不錯,當成擇偶的金科玉律真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