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中午去市場一個檔口買涼皮,跟賣涼皮的大姐說少放涼皮多放菜。大姐說真的少不了太多。我問為什么啊,不是有克度稱嗎,您給我少稱點兒就行。大姐說我家的調料都是按口味(麻辣、麻醬、不辣和加辣等)提前配好裝袋的,如果食材少了怕口味就變咸您也沒法吃了;裝袋主要是為了保證口味的一致,還能方便外賣。
聽完我順間就懂了,這不就是企業管理中的SOP啊!(SOP:標準作業程序,指將某一事件的標準操作步驟和要求以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用于指導和規范日常的工作)標準化程度再高點兒就不僅可以外賣,都可以做連鎖了。
后來我又跟大姐聊了幾句,大姐說提前裝袋是因為之前出現過因為操作標準不統一導致的口味差異,放錯調料導致的重做損耗,以及雇傭小時工增加的人工費用。
所以他們想出了提前將調料裝袋的辦法,這樣不僅降低了出錯還可以減少人工。相對于人工的不可控人力成本、放錯調料導致的食材損耗,包裝袋的成本是相對最小、最可控的成本。
做涼皮的大姐肯定沒想到SOP這么高大上的專業詞,但因為顧客的反饋不斷迭代創新,雖然增加了包裝的費用但可以降低了人工和出錯率。
因為標準化流程減少的綜合成本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涼皮大姐不斷創新、迭代的精神卻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管理和學習無處不在,任何一份工作都會因為操作人員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工作成果。
涼皮大姐沒有因為位處市場邊的一個小檔口、賣涼皮是門小生意而隨意,而是自己研究出了最經濟性、最適合的操作流程。
管理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學習也一樣,不一定要上多少課、看多少書才是學習,只要有學習和不斷迭代的行動就一定可以跟上時代的發展。
科技改變生活,賣涼皮的都SOP了,你還不迭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