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藏有難言處,難得有人問苦衷。”
有人問我,愛與寂寞有什么區(qū)別。我不知道怎么
回答,便和她說,在寂寞的時候愛上了,可能也算是一種小幸運。
畢竟,人是生來孤獨的,但又希望自己不會感到寂寞,就在這悖論中循環(huán)往復。
管他呢,就像明天的太陽依舊會照常升起,誰知道這陣風會給你帶來什么。
-1-
很多人會把愛情說得至高無上,有種大破天的感覺,其實你每每分手之后,都會感嘆,只怪當初那滿滿的青春荷爾蒙在作祟。
除卻小時候的喜歡,暗戀,不敢表白;大一點對女生短期的窮追猛打,軟磨硬泡;在我身邊還真的很少看見一位朋友會為一個女生好好等待個幾年。
葉新是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因為以后沒有太多聯(lián)系,畢業(yè)之后印象也不是太深,他的事也都是聽著別人的八卦才記得。他長得還算帥氣,一副小富二代的樣子,在我們那個年紀,身上穿著耐克阿迪,已經(jīng)算是個現(xiàn)在的土豪級別。和他前后桌的時候熟絡了很多,雖說不太喜歡他那樣子,但是他總會給我們帶點吃的,也就將就的成了朋友。初中那會,班里總會有一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我們班當然也有,如你所料,葉新也喜歡她。
我們初中因為亂所以很嚴,有能嚇走小混混的教導主任,也有偷摸在后門口或窗口的班主任,談戀愛談朋友,在學校里是大忌。清楚的記得班級里的兩對情侶,活生生被拆散,轉校,現(xiàn)在想想,還真的有些可笑。
葉新喜歡的那位女孩并不出眾但笑起來很美,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陸陸續(xù)續(xù)的都有人向她表白,被拒,繼而成為了學生時代的那些年女主。
青春期的前奏,喜歡一個人再正常不過,很多懵懂的少年表白后再也沒有任何動作。葉新在我的印象中,至始至終沒有表白,這是個策略性問題,還是情商問題,到現(xiàn)在,我還是在疑惑。
中考,畢業(yè),我們分道揚鑣,誰也不想再去回憶那時候被老師批評的日子,當然,也就忘卻了那位曾經(jīng)追過的女孩。
只是葉新并沒有,分在不同的學校,地域,這都并不能給他帶來任何的改變。他依然喜歡著她,千里送花,買禮物;夜里騎車,壓馬路;了解行蹤,家里堵。我并不是親眼見證者,但是在聽說了他的事之后,著實為之驚嘆!這一輩子,我想我應該也會做這么一次荷爾蒙帶來的沖動。
很幸運,他們最后在一起過。
只是幾年長路的慢跑,讓男孩心里產(chǎn)生眾多的不平衡,感受到愛情的不公,自己是愛情里的乞丐,在一起以后的一個月,分手也就接踵而至。
我不能說這樣的不甘心,與這樣為愛情奔跑的結果是好是壞,就好比對面走過來一個人,撞上了,這就是愛情。
-2-
小霏是我在大學老鄉(xiāng)會認識的一個朋友。
一個看起來就不怎么乖巧又有情緒的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在我們這一幫剛上大學的小鬼面前,顯得格外成熟。一卷大波浪,附帶些金色的頭發(fā),半濃的妝,手中總會挎著各類不同的小包。似乎我們之間并不應該會有任何的交集,或許是因為她喜歡交際,幾乎認識我們群里所有的人。作為一名小胖子,認識她,表示有些榮幸。
按你胃(anyway),剛上大學他就有個男朋友,是傳媒學院的一個學長,帥是必須的。只不過每次我們老鄉(xiāng)會上,她并不會帶上家屬,原因不詳。我知道她有男朋友也是在我們玩真心話大冒險的時候,她說出來的,之后在路上看到也就沒太大的驚奇。
大學的不像過去的學生時代,這里沒有人會去約束你,自然發(fā)展的方向也就只有自己去把控。很多朋友說,大學是殘忍的,在大學里交不到走心的朋友,每個人最后都會為自己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去謀取一些東西,小到二課堂分,學校里社團職位,大到榮譽金錢的往來。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奮斗,所以大學也是孤獨的。有段時間,一個人吃飯,看電影,走校園這應該都是人生中必須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孤獨使人成長,這一直激勵著我。
寂寞寂寞就好,那寂寞呢?
小霏遇到過,記憶中她換過很多男朋友,從剛開始路上遇到不同的牽手對象,到之后的習以為常,似乎一直有人陪伴并不寂寞。只是在大三的時候,路上總會看到她一個人,身邊沒有女伴,更沒有男伴,這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不正常的。找了個機會和她聊天談起這個話題,她說已經(jīng)有半年沒有男友,不定期的戀愛關系,自己似乎也是承受不住,寂寞是根源,分手后最好的節(jié)奏,就是換上備胎,只是現(xiàn)在想要享受一下一個人自由的生活。
果然,比三觀更重要的就是五官,只有漂亮的人像國王,能夠選擇自己是否單身。
聽說過了些天她在酒吧玩的時候認識個長相一般的男生,從了。最初說玩玩,好像現(xiàn)在還在一起,還見了雙方家長。
我不知道這樣寂寞的時候,玩玩走走停停,為一個在寂寞的時候選擇的人私定終身是對是錯,就好比對面開過來一輛車,撞上了,這便是車禍。
生活如戲,你我扮演的角色都會在國王與乞丐之間轉換。
愛情與寂寞,也就是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于開過來一輛車的區(qū)別,可惜車與車總是撞,人與人總是讓。
文/1994 小洛
靈感來源 后臺問題思考 求轉 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