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早上去二舅家拜年。跟二舅聊了20分鐘,發現他居然可以暢聊從數字家居,到國家共同富裕的政策,具體到政策在鄉鎮的落實情況,以及最凸出的薄弱環節(醫療和教育)。讓我意外的發現身處這個偏遠的山區小鎮居然沒有明顯地限制他的認知視野!回來后帶小侄子拼積木,進度緩慢,看來回上海前是拼不好了(這4200片的積木真是難為小侄子了)。中午去大伯家吃飯,我們全家,四媽,小叔一家,五姨和大姑父,小姨一家。長輩攛掇表妹拍視頻,饞留在上海過年的二伯一家。表妹看起來精神不佳,哈欠連連。午飯喝白酒大約3兩,下午昏睡。看到b站上一個up主花錢請國外的專業人士分析國內歌手演唱的系列視頻,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也更加的尊敬龔琳娜了,她是音樂屆里的開拓者,墾荒者。科研人員亟需這種勇于探索新邊界,去大膽創新的魄力和定力。
晚上去大舅家吃飯(過年真是到處蹭飯呀!)。大舅去年新組建了家庭,所以去了之后發現飯桌上坐著大半不認識的人(新任大舅媽那邊的),有點尷尬。想想新年拜年吃飯,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因為經常會和很多不認識的人一塊喝酒,一塊吃飯。這種場合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社交熱情,有的人不管認不認識都能夠快速的熟絡起來并觥籌交錯了,有的人會選擇默默地吃菜,默默地喝酒。我是屬于后者。這大概也是我的為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