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事項
雖然是在補作業,但一是考慮到抄模是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二是關注到長期收益,畢竟可以持續做成果輸出,而且又是在100天這樣一個相對持久的時間。二、感受和反思
在工廠車間里看到PDCA的宣傳畫,也知道精益部門也在推行PDCA活動。第一反應是:PDCA僅僅是個人成長模型的第一層,我們社群已經在討論三觀體系了,所以PDCA層級有點低啊。
看,系統1驟下結論就顯現出來了。我大腦中只出現一個解釋——PDCA是可落地的工具,但不是理念,我沒有考慮到工廠就是需要這種可以抓手的東西,而根本不需要什么三觀體系。
退一步講,即便是想要懷疑一項工具的實用性,最佳的方法反而是先相信它,并經過數次嘗試,才能摒棄掉系統1憑著直覺給出判斷的劣勢。
三、疑問待解決及下一步行動
再想下平常自己生活、學習、工作中還有哪些驟下結論的行為呢?如果有,哪些第一反應可以保持?有哪些第一反應需要控制呢?
四、積累
周五下班前,一位項目主管問我:“今年有沒有給自己定下什么小目標啊,方便分享一下嗎?”我剛想說,我要成為一個項目經理,但忍住了。就說我是以終為始,要像我的偶像村上春樹、鄧超、特朗普還有前任工廠總監學習。
夢想可以說出來,但不用告訴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