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云南才能出產滇紅和普洱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這兩種茶都是大葉種茶制作。云南大葉種茶樹,是能夠長到非常高的喬木,也非常長壽。目前仍然生機勃勃的云南鳳慶錦繡茶祖,已經有3200多年的樹齡了。
特別對于普洱新茶友來說,古樹茶、野生茶、臺地茶......種種說法是不是聽到您頭暈?其實,這些說的都是茶原料的來源環境,也就是茶園。
帶您三張圖秒懂云南茶園。
01
產量最大的新茶園
個人不太喜歡臺地茶這個稱呼,更加喜歡沒有偏向性的“新茶園”這種說法。
大家所說的“臺地茶”就是它們。
新茶園茶普遍密集、矮化種植,以方便采摘。雖然修剪成了灌木那么矮,仍然還是喬木大葉種茶樹。
產量高,葉片大小一致,方便篩選分級,是大宗商品茶的原料來源。
有的新茶園非常巨大。在云南茶區,有很多地方,整座高山都開墾成梯田來種茶。
新茶園茶的品質取決于其管理水平,未必不好!
02
古樹茶的來源——老茶園
老茶園離村子比較近,茶樹由茶農照看管理。
茶樹彼此距離較遠,有充足的陽光和空間,各種作物一起種植。
有的樹也做了矮化處理,但還是會比新茶園的茶樹要高不少。
歷代人工選種篩選,只有好喝、有價值的茶樹才能被保留至今,成為古茶樹。
一代又一代人種下來,茶園面積大小相當懸殊,從幾十棵到上千棵的老茶園都有。
老茶園中有千年古樹,也有幾十年的大樹,是古樹茶的最大原料來源。
老茶園的成品茶質量,取決于樹種、樹齡、生態、管理水平和制茶工藝,品質差別巨大。
03
最稀罕的野生茶
野生茶樹完全野生,遠離村莊,無人照看,純自然繁衍。
數量稀少,有時候爬幾座山才會找到一兩棵。
成品純料野生茶就更少了,基本都是訂制茶,不太會上市銷售。
野生茶品質取決于樹種、樹齡、生態,不一定好喝!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次:
僅僅以茶園來判斷茶的品質,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也是新手最容易被忽悠的一點。
新茶園茶未必不好,野生茶未必好,古樹茶也有不如新茶園茶的........要是茶的好壞只是憑茶園種類就可分別,哪里會有這么多的幺蛾子漫天飛呢?
請關注我,慢慢聽我說點茶的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