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長讀3遍!
不少家長抱怨:自己苦心付出不能得到孩子感恩的回報。
當真孩子是白眼狼嗎?孩子是家長一面鏡子。孩子可能是家長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孩子的!
這6種毀掉孩子的壞習慣,家長你中了哪些?
1
對孩子期望過高
家長A:“我家孩子成績好、會跳舞唱歌,很優秀,以后可是要考重點大學的?!?/p>
很多家長抱著“有壓力就有動力”的想法,不斷給孩子施壓,孩子不斷迎合家長的時候,就失去了自我,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
有數據顯示,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
2
一不滿意,就貶損、數落孩子
家長B:“再玩手機,我就把手機砸了!”
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里服氣!
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特別青春期孩子,家長越管,孩子越不聽。不僅讓孩子失去自信,也容易喪失自尊。
3
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家長C:“你看人家XX,這次又考了第一名。
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當家長把“比較”的枷鎖套給孩子,孩子會一點一點學會“比較”,并且用“比較”殺掉自信,被“比較”來的“痛苦結果”所折磨。
4
預言孩子沒出息
家長D:“書讀成這樣,以后只能洗盤子了?!?/p>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后果,一是家長越說沒出息,孩子越沒出息,完全喪失斗志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家長的預言!
另一種越說沒出息,孩子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一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
5
言行不一致
家長E:要多點尊老愛幼,學習孔融讓梨。”
轉眼間,家長卻在公車上與老人搶位置。
家長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長大后會很難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6
代替孩子做選擇
家長F:我替孩子做選擇,這都是為她好啊!
有多少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在操控孩子。卻忽視了這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
家長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家長小小的改變,孩子大大的不同。如果有以上5點壞習慣的家長,務必先改變自己,不要再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孩子!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