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家的味道

每次給弟弟打電話,都在下午或晚上。中午他特別忙,即使打通,他總是說,等一會我給你打過去。這一會兒,可能半個小時,也可能一兩個小時。但是,我能體諒,也能等待。我知道他一定在飯店里忙的熱火朝天。

記得弟弟上高中那會,一個月回家一次,回來是下午的五點多,我正好下班回家。每次都給他做一碗西紅柿雞蛋面,看著紅紅的湯汁,白色的面條,金黃的雞蛋,色香味俱全。他吃的津津有味,我看著好開心。


弟弟高中畢業后,去外地打工,掙了一部分錢。他拿著錢去學了廚師。先從老家鎮上一家飯店實習,工資不高。一到冬天,雙手長滿凍瘡,剛結痂,一洗菜,又破了,反反復復,兩只手腫的像饅頭。父親看到后,心疼得落淚。弟弟從未抱怨過。

后來去了海濱城市,在一家有名的酒店工作。那時,弟弟給我也找了份工作,在服裝廠上班。每次弟弟下班后去看我,我們去永和豆漿,坐一會,有時去海邊走走。夏天,海邊人潮涌動,清新的海風吹拂著,街邊小攤人聲鼎沸。

后來,他結婚后去省城發展,自己創業當老板,開了一家快餐店,起初生意不好,后來越做越好,回頭客很多。弟弟從早晨起來去市場買菜,回來之后,差不多的時間都在店里。

平時暑假去的時候,看到他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紅紅的火苗歡快的舔著鍋底,一盤盤美味的飯菜端到一桌桌餐桌上。

即使再忙,弟弟也會忙里偷閑的炒我們喜歡吃的菜,香菇炒雞,蔥油鋰魚,糖酣里脊,魚香肉絲,還有女兒愛吃的海鮮。

我讓弟弟教給我怎么做蔥油鯉魚,弟弟把過程給我簡單的說了一遍,先把鯉魚洗干凈,劃柳葉刀,然后抹上鹽,放上蔥絲和姜絲。再把魚放在鍋里蒸熟,把花椒,紅辣椒,蔥姜,放油鍋里爆炒。最后把熱油潑在魚身上。


弟弟做的菜,不僅美味,而且有一股濃濃的味道,家的味道

平常在家,我也按照弟弟說的做,果然做出的魚味道鮮美。

今年春節過后我們去的時候,弟弟他們剛從外地回來,路上我暈車厲害。弟弟去接我,看見他,心里總是暖暖的,也許我們平時聊天少,但一有事,真的感覺是至親的人。記得有次小女晚上發高燒,晚上十一點我打車回家,我剛上車,弟弟就打來電話,一直到我回到家,才掛了電話。

去省城那天中午,我們吃的涮羊肉,晚上弟弟和弟妹包的水餃,韭菜肉和酸白菜肉的。酸白菜是自己腌制的。調出來的餡味道非常好,口味很獨特,口感很好。


第二天,我和老公孩子出去玩,真的是感慨:以前我在這里工作時,這里還是一個文化古城,而現在,古樸又現代,景色優美,怡人。一座座高樓大廈,行色匆匆的路人,來來往往的車輛,街上五彩斑斕的燈火,真切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飛躍,現代。

這時,弟弟打電話來,讓我們回家吃飯,一想到豐盛可口的飯菜,疲憊變成了喜悅,等車的焦慮變成了期待。

回到家,已是華燈初上,母親有些責怪。又說,快洗洗吃飯,你弟弟做好了。這幾年,跟著弟弟,母親都是吃現成的,弟弟做好,母親去店里吃。有的時候,感覺母親像不會做飯了。

記得以前,麥收農忙時,父母從地里回來,母親總是到廚房里把小米淘干凈,倒到鋁鍋里,熬上。鍋里再煮上幾枚咸鴨蛋。然后和面烙餅,一般是烙油餅,面里放上蔥花,鹽,然后揉勻,搟成圓餅,放在支起的架上,香噴噴的味道在空氣里彌散。再搟幾張薄餅,父親喜歡吃。最后搟一張薄薄的餅放到上面,也不管它,直到焦黃酥脆,咬到嘴里,咯嘣咯嘣,特好吃,又好玩。


那時不像現在,有大棚蔬菜,不管什么季節,各色蔬菜,瓜果一應俱全。母親挑好黃豆,用清水泡上,每天換一次水,用干凈的布蒙上。農忙時,母親會用黃豆芽炒雞蛋,當時覺得非常好吃。現在,很少吃黃豆芽了,集市上新鮮的疏菜應有盡有,報紙上寫的黃豆芽里面添加別的東西,更不敢吃了。

那時的小吃,母親會把自家種的花生,倒到一個大鐵鍋里,里面再倒入柔軟的細沙,開始用大火,后來用中火,用大鏟不停的翻,直到花生外殼有些焦黃,才住火。把火生挑出來,用手輕輕扒開,把一顆花生豆放嘴里,那才叫香。回味悠遠。

真的很懷念那些味道,愛的味道,家的味道。這種感覺真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