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次數比較多了,所以,再次站在青島的街頭,內心無波瀾。
這次出發之前,看了很多遍地圖,搜了很多篇攻略,在紙上抄下了各個線路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倒車方式。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樂在其中的。
早上八點鐘,自己擠了一個小時的公交到達大學路,看見了青瓦紅墻,看見了各具特色的咖啡屋。我喜歡看著地圖,在陌生城市穿梭的感覺,那個時候的自己,是專注的。心底充滿向往,身旁沒有同伴,也不覺得孤單(就是拍照不太方便...)。
和偉偉住在了一家名叫“龍門客棧”的青年旅舍。它的裝修風格和它的名字很搭,門口有兩尊石獅,掛著兩串紅色的古典型燈籠,院中有一個戲臺。順著木質的狹窄樓梯上樓,便會看到各個房間和公共娛樂區。和電視中的茶樓客棧很像。房間以各大幫派的名字命名,我和偉偉恰好住在“丐幫”。
青旅在劈柴院內,劈柴院是青島很有名的小吃街,在房間的時候,會聽到樓下的吆喝聲。因為住在這么一個有地理優勢的地方,所以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我就拖著偉偉去了在很多攻略上都出現過的“劈柴院豆腐腦”店,體驗了一把青島最原汁原味的早餐時光。
這家店已經很多年了,面積不大。老板是一位年近七十但依舊精神抖擻的人,很熱情。看到一些老顧客,會很自然的說:老朋友,又見了。每個人都是樂呵呵的進店離店,這就是把生意做活了的樣子吧。
王姐燒烤,青島的招牌小吃,店門口總是排起長長的隊伍。我要了一串烤魚丸,很筋道。外面抹上的一層醬料也很好吃,微辣。
青島的海洋主題地鐵,是我從去年就開始向往的。不湊巧的是,我這次依然沒有坐到它。但是還好,有幸親眼見到它一次。我往南,它向北,漸行漸遠。對于那片藍色的世界,我還會保持些許期待。
去青島的很多天以前,就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去德國監獄遺址。我對這個地方是很好奇的,看到網上陰森森的圖片和那句“柱子上還有血跡”的評論,我又實在是沒有勇氣踏進那座大樓。無法想象曾經那些人在里面有過怎樣的遭遇,但是我們都知道,很殘酷。
如果你想要對一些事情有更深刻的見解,想要不再局限于某個小范圍,那就要看看書,多走走路,多見見世面。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樣子。
最后,還是不得不說一句,以后沒有特殊情況,再也不會五一的時候去青島了。人很多,天很熱,網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