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墻》這本書是我看古典老師的第二本書,上一本是《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做為職業規劃師,古典老師強調你要認清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給自己定位,然后去追求,去提升,你的生命也許有很多種可能,但首先你要拆掉你思維里的墻。
? 拆掉思維里的墻,是什么禁錮著你的思想,阻礙你前進的步伐。拋開別人給你的標準,壓力,光環,你是為自己而活,選擇的權力是你自己,你父母也許算是你這家個人大公司的董事,但股份最大是你自己,做一些自己爽的事情,也許開始你的父母或身邊的人不爽,但相信如果你能證明你的路子是對的,最后終有雙贏的爽。
? 本書一個個例子正反說明我們生活中的墻,又以理性的角度叫你如何去抉擇,聽自己的心聲,打開固有的心智模式,價格和價值不一定永遠正相關,找到事物的價值,不被價格的單一維度限制到。
? 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放下固有的思考模式,跳出來也許就是一條新的路子,比如不要讓房子或車子變成你夢想的絆腳石,物質的追求可能會限制你眼光的遠瞻性。前不久有人在感慨中國丈母娘是推高房價的幫兇,有多少青年才俊被丈母娘拒絕于無房無車的尷尬門之外,有很多女孩子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炒作自己,目的是自己能嫁入豪門,然豪門深似海有多少人在那里只見新人笑而被忽略在角落里舊人愁。書本開篇與巴菲特和蘇珊的愛情例子告訴你,裸婚不一定可怕。
不要淪為安全感的奴隸
? 安全感是我們掛在嘴邊的一個常用詞,房子、職業、愛的名義、依賴,都有可能成為你安全感的來源,然你是否知道它們正在吞噬著你。
六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1、小范圍地冒一冒險
2、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3、珍愛生命,遠離恐懼
4、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5、做成功日志,你就成為牛人
6、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承認心智模式的存在,努力拆掉思維的墻
?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嚇死個人的往往是我們自己心理的恐懼和壓力,解放自己,拆掉心墻。
心智模式的來源
1. 自然世界,我們對于外界的直接體驗。
2. 概念模式,我們從別人那里獲得對于世界的間接體驗。
3. 推論和歸納,我們依靠推理形成的結論。
? 心智模式是一種慣有的思維方式,你可能渾然不知,卻受其影響甚大,跳出牢籠,換個角度,可能問題會霍然開朗。
?“成功學”不可學
? 為了故事更有勵志性,傳奇性,或者簡單粗暴點講更有市場,很多成功學故事都是被熬制過的雞湯,好喝,但對你不一定有用。比如肯德基老爺爺,比如李嘉誠的故事,你去模仿,先不考慮時代差異,就只論你的家底后臺肯定不一樣,東施效顰只會貽笑大方。
? 有了“基準線”,你對選擇更有信心和把握,把前面的事物做為參考例子不做選擇,雖然你可能不會得到最好的,但也避免選到最壞的。古典老師文字的魅力在于由淺及深,循循善誘。
受害者角色的天堂
? 受害者天堂,弱者和不幸者有優先的被照顧權,自憐自艾到別人幫你買單,這種負能量傷害的不僅有自己還有身邊關心你的人。
? 承認世界的不公平,走出受害者角色,打破各種藝術照的幻影,給自己定一個前進的目標。
幸福來源于你的轉讓力
? 行尸走肉的人也許就是因為他正處在自己不爽的環境中,父母爽我自己不喜歡的事,做為當事人隱忍是很憋屈和難受的。突然有種感覺我是否也在扮演這種壞角色呢,敢于挑戰說不的人,是不是就是當年的叛逆青年呢。留些選擇的余地給自己,不要太強迫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幸福的秘訣在于你是否找到了事物的轉換了,換個角度想想,拆掉那堵墻。
生命是個三腳架
? 我們的生活也由三個支架組成:自我、家庭與團體和職業。這樣的支架支撐著我們的靈魂,它在記錄我們的生命。只有估計這三角的規劃運行,你才可以走得更遠,不要顧此失彼。
?
?看完這本書,我又去回顧了《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老師以一種辯證的方式讓我們了解我們生活困惑的來源,認識并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尋求一個全新的生活模式,心之所向,力之所在,打破禁錮的墻,規劃自己的人生,三葉草人生規劃轉起來,你的激情(興趣),能力,價值觀互轉互動,成就你生命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