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 ? ——《奧義書》
尋找真理、解救自我的過程是艱難的,就像行走在鋒利的刀鋒上,所以智者說得道是困難的。
得救之道——什么得救?誰需要得救?如何得救?毛姆的《刀鋒》,探討了這個艱深的人生問題。閱讀這本書,會讓你對什么是真正的得救,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有更多的思考。
印象·一線二流作家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認為小說一定要為讀者提供愉悅的精神享受。因此,他常常因他非經世致用的作品而被評論家貶為【二三流作家】。但毛姆的作品依然受到全世界讀者的歡迎。毛姆也深知這一點,于是,他對自己的評論是處在【二流社會的最前列】。
上流社會的孤兒
毛姆在作品中諷刺了上流社會的爾虞我詐、道貌岸然和荒淫無度,無情地嘲諷了人與人之間的畸形關系,也表現了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寫出了人們對美好世界的理想的幻滅,讓人們從他的作品中領略社會的罪惡、人性的丑惡及命運的不公。所以他的作品常常遭到文藝界的詆毀,但他仍然堅持以英、法等國的上流社會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小說。
離經叛道的老文青
? 毛姆的作品里,常有一個為了詩和遠方而毅然逃離的主人公形象?!对铝梁土闶俊防?,有拋妻棄子的特里克蘭德; 在他七十歲那年,寫出了一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拉里。達瑞爾。《刀鋒》里的拉里回答女友的問題“你想千什么”時說:“我想無所事事?!边@種離經叛道的文青氣質,在任何時代的普通讀者群里,都有致命的魅力。
張愛玲的挑剔
張愛玲雖然“嗜書如命”,但她的閱讀面并不是很廣,因為對書很挑剔。外國作家中,張愛玲特別喜歡毛姆。當年周瘦鵑初讀《沉香屑——第二爐香》后,曾告訴張愛玲這個作品很像毛姆的風格,張愛玲“心悅誠服”。在短篇小說《浮花浪蕊》中,張愛玲寫道:? “這是毛姆的國土。出了大陸,怎么走進毛姆的領域? 有怪異之感?!?/p>
我們眼中的張愛玲敏感細膩,或許她之所以喜愛毛姆,也正是從毛姆那種“人世的挑剔者”的眼光中找到了共鳴。
王安乙的常讀常新
最早看毛姆的時候,他的長篇我覺得索然無味,但我沒有想到他的短篇可以寫得那么好,他使我忽然之間回到以前的時代,我們剛開始閱讀文學作品的時代。以前一直覺得寫故事是挺幼稚的,但是其實我們都忘了自己的初衷?!醢矐?/p>
不要因為第一次讀一個作家覺得不好就再也不讀了,多讀幾次,或許會有新的體會。毛姆就是那種常讀常新的作家。
劉瑜的傾聽瑣事
毛姆給我最大的感覺是溫暖。與很多同時代的作家不同,他的語言非常平實、家常,甚至有些嘮叨。讀他的小說,很像和一個普通老頭子喝茶,邊喝邊聽他講自己身邊的瑣事。
他的小說里,炫技的東西太少了,留給評論家去“詮釋”、去“解密”的東西太少了。這恰恰是他的可愛之處。毛姆隱藏在故事的深處,滿足于一個不動聲色的敘述者的角色,決不讓自己的聲調、語氣去搶故事本身的風頭。我想他寫作的目的,不是文學史上的一個位置,而是他對面那個喝茶的朋友的一聲嘆息?!獎㈣?有刪改)
平實、清晰、明了的風格,拉近了毛姆與讀者的距離,也是他的作品跨越時代為人們所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