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晚上出門吃飯,純屬湊熱鬧,在連吃了兩碟納豆后,鄰桌一小美女忍不住問我這個真得好吃嗎?我鼓勵她嘗試一下,她要了一小碟,只嘗了一口就放棄了,結論是臭臭滑滑的鼻涕。對發酵類的食物向來偏愛,因為封存了一段時光,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材質和工藝,每次的味道也不盡相同,它會因為你的耐心等待給予你相匹配的驚喜。但是發酵類的食物味道都很特別,就像個性十足的人一樣,只有懂得和欣賞,才能真正接受并喜愛啊!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空氣里似乎都彌漫著曖昧的味道,其實我一直覺得能受到異性的青睞和愛慕固然美好,卻并不驚艷,異性就如正負兩極,本來就相互吸引嘛,相比較而言,才情相當的同性之間互相懂得和欣賞到顯得更為珍貴。自古文人相輕,但李白和杜甫卻是一對相見恨晚的好友,兩人曾“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在《夢李白》中說:“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腦洞大開一下,如果老杜對一紅顏說:“夜里我老是夢見你,可知你對我的情深厚意,分別時你總是神色匆忙,說能來相見是多么不容易。”是不是瞬間便沒有了美感,甚至恍惚生出幾分三流電視劇里偷情的戲碼,但是老杜面對李白說出這番話,不僅讓我覺得他情真意切,甚至覺得他實在有些萌萌的可愛!其實無論是愛情還是友誼,彼此懂得和欣賞最為難得,李白也以詩贈友:“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更為可貴的是,即使在李白不被朝廷看好,孤單落魄之時,杜甫仍為他剖白辯護:“處士禰衡后,諸生原憲貧。稻梁求未足,薏苡謗何頻!”縱然隔著千年時空,這兩人的石交之誼,也還是令我向往不已。
好的有情之人,除了相互懂得和欣賞,更會彼此成就,波蘭作曲家肖邦和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就是這樣一對摯友。1831年,肖邦在華沙起義失敗后,流亡至法國巴黎定居,年輕的肖邦雖然才華出眾,卻無施展之地,當時十分落魄,為謀生計,只得以教書為生。一個偶然的機會,肖邦結識了李斯特,兩人一見如故,李斯特為了讓默默無聞的肖邦贏得觀眾,特地策劃了一場特別的演奏會。有一天,巴黎街頭廣告登出了鋼琴大師李斯特舉行個人演奏會的消息,門票一售而空,當帷幕徐徐拉開,李斯特身著燕尾服朝觀眾致意,臺下掌聲雷動,李斯特朝觀眾行禮后,便轉身坐在鋼琴前,擺好了演奏姿勢。燈熄滅后,如高山流水般的琴聲傾瀉而下,觀眾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直到演奏結束,人們才興奮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可是當燈一亮,觀眾突然看到舞臺上坐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閃著淚花的陌生年輕人,他就是肖邦。從此,一位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終于為世人所矚目。
我又開始胡扯了,還是繼續安靜地享受我的納豆吧,順祝今天所有彼此欣賞、互相懂得的人情人節快樂,更祝愿與你有情之人,既有美女也有帥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