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大魚海棠刷屏,而該片的執行制片人之一又是一位相熟長輩的親戚。不管是被影評寫得動了心,還是捧場,總之我是不會落下這部國產動畫了。
女兒在電影一開始就說了“這好美哦。”而且她看完了整部影片。這至少說明了這部片子畫面感好,而且不乏味。確實,畫面的唯美就像一些影評里寫的那樣,幾乎每幀都可以做成一幅壁紙。雖然畫風有似宮崎駿的影子,但卻也融入許多自己的東西。影片中的中國元素更是不少。作者的想象力也可見一斑,顛覆了以往中外作品中神在天上的固有想法,生生的把神放進了海底。
然而,也許是十年磨一劍,于是這部作品被賦予了太多期望,它背負的太多。貫穿全劇的無疑就是“選擇”和“負責”。再詳細點,可以說是“從善出發,隨從心意敢于做出選擇,之后為自己選擇而做的事勇于負責。”有一定道理,但在成人的世界里,這并不可取。缺少了理智的判斷和對未來結果的估測。結果不在你能力范圍內的事,你真的負得了責嗎。當然,如果你是像Tony(鋼鐵俠)一樣的富豪加天才那另當別論。
對于,作品要表現的思想合不合適,我們先不管。因為作者就是有他的權力去表達他要表達的東西。但就這一個單純的想法,因為所背負的太多,附加了太多,就不那么純粹了。這部影片所考慮的事太多:動畫的畫風,唯美的畫質,舒怡的配樂,豐富的想象力,人物名字的引申意義,還有大量的中國特色——中國的傳統神話,中國的歷史建筑,中國的國粹麻將和京劇臉譜,還有中國人特有的含蓄的情感表達……有了那么多需要顧忌的,這部動畫顯然不能再那么純粹,那么簡單易懂了,它必須要有一定的深度才支撐得起。你說孩子能理解椿湫——春去秋來,兩者卻不能見;水生木,故湫護椿?若是孩子能看明白這些隱喻,那這孩子心思縝密程度真的不單單是可怕,而是恐怖了。所以,這部動畫片其實是做給大人看的。可若用大人的思維來看這部影片,里面又有太多的不實際和太多無法正常推理的后續,也可以說是bug。所以,大魚海棠處在一個,成人和小孩都可以說好,也都可以說不好的尷尬境地。
孩子說好,因為畫面景色好看(大海,天空,土樓,森林,鳳凰,百花),也知道是說椿湫鯤的故事。孩子說不好,是他們大多沒明白這故事要表達的是什么,動畫片的色彩也沒有外國動畫那么鮮艷,人物表情也沒有迪斯尼動畫那么夸張和豐富。
成人說好,是因為看到了影片所承載的許多,看到了中國動畫片的希望,看到了年輕一代12年出一部作品的堅持,也看到了影片所想表達但還沒能完全表達的深層涵義。成人說不好,是因為它在用孩童世界的思維方式去演繹一個要讓成人接受的故事。
海底的每個神,都各自想著自己想做的,從來沒有商議,訴說或是傾聽。一意孤行大概是作者對海地神的理解吧。讓這樣些沒有情商和智商的神管理人間真的好嗎?
掌管百草的爺爺死后化成了海棠樹,那誰來繼承爺爺的事業繼續管理人間的百草呢。同理奶奶、海棠。若湫是天神,竟沒有能力打開天門,實在是不用功,愧對天神這一稱號。而且在知情后湫為了椿交換了自己,成了神婆的接班人,那整個神界又有誰來管?還有若海棠能力不夠,救不了海底的眾神,那人間各項又有誰來負責。太多的任性,太多的不守規矩,太多的不能彌補,最后還來上一句點題之句(弄得像高考作文,最后總要重申下主旨一樣)“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回,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跡。”are you sure?這是奇跡而不是一場驚嚇。同樣的意思,“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我更愿意接受些。當然這里“愛”的意思可以更廣泛些。
神應有神的職責,人也有人的各項社會屬性。他們都不是單單只代表自己。所以做任何事,不可以總是隨心的選擇,不去設想后果。如果說人生的一段你用來任性,用來揮霍,可以,因為它只是一個過棧。但要用一生去任性,去隨心,我并不認為是妥當的。所以,如果是孩子,我更愿意帶他去看迪斯尼動畫,艷麗的畫面,夸張的表情,有趣的配音,明顯而又簡單的道理,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處理問題的幾種方式,還有很多常識也是外國動畫大片里會經常出現的。不說教,不難懂,充滿了積極,充滿了廣義的愛和美,我想天真單純的孩子也會更喜歡一些吧。
當然,我們看見了中國動畫美好的明天。也看見了日益強大的祖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