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習慣把高曉松的節目叫《曉說》,就是更喜歡這個名字,更有意思,能感覺到起這個名字時靈光一現的愉悅感,《曉松奇談》明顯是為了配合播放平臺。
從第一季開始看的,也就是四年多前了,那會網絡節目的審查還沒有很嚴格,很多事情可以“曉說”一番,最值得紀念的就是說朝鮮戰爭的那兩期,后來都被刪掉的,當初我看的時候都下載下來再看的,所以一直保存著的,這兩期對曉說的尺度來說是個里程碑,對我個人來說也同樣是。好像就從看完這兩期節目我開始從一個有些激進的懵懂憤青變成一個愿意理性思考和面對我生活的這個國家甚至這個世界,人類世界是沒有明確的好壞之分,對錯是確有的。我們這個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邪惡,有著各種各樣一直隱瞞不可言說的錯誤和羞恥,但,我們一點一點變好是不爭的,變發達變自由,我不再緊盯著那些至今沒有達到我理想狀態的現象,把厭惡、憤懣變成期待。我也變得開闊明朗了很多,明白了理性思考才是最正確的解救,我只是萬千平凡中的一粒,注定不是改變和創造世界的人,我獨善其身之余期待身邊的人因為我而改變一點點,期待能夠遇見理性和科學生活的人多一些…
屌絲的我可能內心有一撮文藝青年的小火苗一直忽閃忽閃著,就是高曉松老師說的“心中的詩和遠方”吧,很羨慕他們成長在“白衣飄飄”八十年代,那樣多青年人執著的追尋詩和遠方。成長在這個年代的我追尋的方式變成宅在自己的空間里看電影和美劇,切切實實行動的矮子~,不過每次看有關電影和劇集主題都還挺激動的,電影和高老師還是有蠻多共鳴的,比如大愛科恩兄弟、昆丁、伍迪艾倫,我個人還很喜歡呂克貝松,雖然節目不太提,喜歡呂克貝松不是因為《這個殺手不太冷》,而是特別喜歡《碧海藍天》,這部電影好像有被提到過。劇集嘛,好像高老師喜歡的我沒有特別的喜歡,Mad Men我是一集也沒下去,Breaking Bad有覺得劇情很好看,但對人物沒有特別的喜歡;House ?of Card這樣的政治題材也找不到興趣點。我更偏愛看Sitcom, TBBT一直追了五六年了,雖然越來越不出彩,但還是每集必看;HIMYM更到第九季的時候才開始看的,愛情和友情都是美好的發生著,人物性格都太可愛,劇終的時候都很舍不得;Community腦洞很大,平行宇宙的概念讓我對宇宙有了更多的憧憬,拍攝的手法和埋伏筆也常常很特別,可是一直收視不好,最終第六季后被砍了;正劇除了人人都愛Prison Break, Lost, Game ?of Thrones,我一直在追Homeland反恐、間諜戰、槍戰看起來很過癮…
近一年多,明顯感覺這個節目受到的關注多了,但是也更有束縛了,不過也還是一直堅持在看,我很慶幸在成長到需要被點撥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發現了這個節目,讓我變成了現在的我,也可能是我變成這樣的我所以喜歡看這個節目,陪我一起長成現在的樣子,總之,對這個節目滿滿的感情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