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留名:大家好,我是蘇老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今天我們要來撩一撩,《三字經》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三字經》是我國非常知名的啟蒙讀物,和《百家姓》、《千字文》一起并稱為“三百千”。一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家長愿意把《三字經》當作教育小盆友的啟蒙教材。
要說《三字經》的作者名叫王應麟,是南宋人,他寫《三字經》的初衷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方便給家族里的小盆友學習儒家知識,結果一不小心成為流傳的經典。
這讓人不由的一下聯想到了歌手沙寶亮,他演唱的《暗香》作為電視劇《金粉世家》的主題曲廣為傳唱。
可以說,《三字經》就是儒家思想的“暗香”。
(備注:在《三字經》原著中的歷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為止。隨著歷史的發展,各朝代都有人對《三字經》不斷地加以補充,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章太炎增訂本是近來流傳最廣的版本,而新中國建國后又有部分內容修訂,而2008年推出的人教版是為最新的版本。)
《三字經》作為儒學經典著作,可以說是既好懂、又好記、還好傳播,可以說是很好的充當了“儒家學說的宣傳冊”,所以《三字經》的推薦級別為B+。
《三字經》內容不多,全文一共也就一千四百多字,主要是由六個部分的內容組成。如果一個小盆友能夠很好的掌握這六個部分內容,就可以說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正所謂:六曉者,靈童也。所以,《三字經》其實就是小盆友變成為“六曉靈童”的故事。
這“六曉”具體為:
一曉教育;
二曉道德;
三曉常識;
四曉典籍;
五曉歷史;
六曉勤奮。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盆友要如何成為“六曉靈童”。
“一曉教育”,包括的內容從《三字經》最開始的“人之初,性本善”一直到“人不學,不知義”。
這一部分是要我們知曉教育和學習的意義,玉不琢尚且不能成器,如果我們不學習,那其實不過是一只猴子罷了。
“二曉道德”,包括的內容從“為人子,方少時”一直到“首孝悌,次見聞”。
這一部分則是要我們知曉做人最重要的是懂禮守禮,要能夠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三曉常識”,包括的內容從“知某數,識某文”一直到“但略說,能知原”。
這一部分非常簡單明了的給小盆友介紹了常見的事物都有哪些。不過我相信《三字經》如果要是更新到了今天,恐怕至少還要再加一句“有三C,樂無邊”,這樣才貼切。
(備注:所謂“3C產品”,就是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費類電子產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結合)
“四曉典籍”,包括的內容從“凡蒙訓,須講究”一直到“文中子,及老莊”。
這一部分把中國最重要的那些經典書籍都大致推薦了一遍,同時也告訴了小盆友要從哪里開始讀起。
“五曉歷史”,包括的內容從“經子通,讀諸史”一直到“通古今,若親目”。
這一部分把中國歷朝歷代的歷史都梳理出來了,這樣就能讓小盆友對中華文明發展的軌跡一目了然。
“六曉勤奮”,包括的內容從“口而誦,心而惟”一直到“戒之哉,宜勉力”,也就是《三字經》全文的最后。
在這一部分舉了大量的例子,其實就是在告訴小盆友學習了就一定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總而言之,《三字經》作為鼓勵小盆友學習的書,回答了三個關鍵的問題:
第一,為什么要學習?答案是因為學習有用;
第二,學什么、按什么順序學?答案是要先懂道理有禮貌,接著按難易程度學習常識、經典和歷史;
第三,怎么學?答案是好學不倦,堅持做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其實,《三字經》所傳遞的學習理念,又何嘗不是貫穿了我們全部的學生生涯呢?
只不過曾經聰明如“六曉靈童”的我們,今天雖然已經超越了頑皮的猴子,卻仍然是在努力的成為一只“活的像狗的猴”。
如您需要,請在后臺回復關鍵字“三字經”,(非本平臺實現)即可免費獲得《三字經》的電子版。
相遇是一種緣分,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我們可以一起繼續聊聊文化、侃侃管理,讓那些原本枯燥難懂的文化和管理知識,小白可懂、大媽可樂。
有品味的人都陌陌關注了老濕,有才華的人都默默分享了老濕…
濕主您呢?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這么多,真的非常感謝您的時間。我們下回見!
往期“干貨”回顧
這十個字,道破了《易經》的天機!
《孫子兵法》、《道德經》、《論語》,究竟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孫子兵法》這么講,我就會了!
揭秘:如何用一首歌讀懂《道德經》?
論語,中國最早的成功學寶典
沒看過金字塔,還能沒看過《金字塔原理》?